【心窗常開】賞詩賞花 秀實談詩

◆賞詩賞花。 作者供圖
◆賞詩賞花。 作者供圖

  潘金英

  香港詩人《圓桌詩刊》主編秀實,著有詩集《與貓一樣孤寂》及《我捉住了飛翔的尾巴》、《散文詩之蛹與蝶》等,於詩生活網站(poemlife.com)開設詩歌專欄「空洞盒子」。他收錄了20篇詩評論,包括海峽兩岸暨香港的詩人作品:有內地的敬丹櫻、甘建華、葉耳,香港的陳昌敏、善思、舒然;台灣詩人楊牧、洪郁芬等;近出版了詩評集《賞花賞詩︰止微室談詩》,是他「止微室談詩」詩評系列繼《為詩一辯》、《畫龍逐鹿》、《望穿秋水》後的第4本,主張以純詩抵抗渾濁,讓詩歌回歸語言,而非題材先行或技巧至上。秀實針對詩人的創作動機及語言表達,析讀、欣賞及多義聯想,對海峽兩岸暨香港不同的詩作特質及藝術風格作分析、批評,以期能探尋詩歌的美感特質與生命關懷面向。

  喜歡詩人秀實這本詩評論,他眼光獨到,所評析其他詩人作品有個人一套專屬的尺規。談敬丹櫻《在西林河邊喝茶》,感到賞詩如賞花,析談女性本體寫作;他談甘建華的詩,會析述地理詩在風物之外;讀葉耳詩《三十一區的夜晚》,略析他在煙火深處寫詩;他賞析陳昌敏詩歌,議之引以為傲或自以為是;讀善思的愛情詩,覺得是以文字搭建的童話堡壘;讀舒然詩歌會談居家女人的鏡與閒情;而讀楊牧的《高雄·一九七七》,認為是詩人與一座城市的「萬化冥合」;他賞析洪郁芬《魚腹裏的詩人》,解構其詩是變光之星。

  秀實認為當今詩歌存在的價值,即為對真相的尋找與保存;在瀰漫渾濁的人間,要建立一個理想國度。詩人因觸物興情而發為吟詠、作詩;讀者則是從作品的觸動,獲得意志啟發、興發豐富的聯想;批評者則要將個人感悟傳給更多的讀者。詩歌生命,在詩人創作、讀者聯想、評者詮釋間相互傳遞,生生不息地延續,帶給人們真、善、美的生命體驗及心靈向上的精神價值。秀實論詩述唯有對語言作本質的解構,才能看到詩即善即真的藝術美;他省悟並書寫着世俗靈性生命的滅亡,揭示影子的真相;他評賞詩歌主要在語言表現與情意內容間統合平衡之傳達,其詩評能展現詩歌之藝術價值,感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