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完善/創意是一種勇氣\米 哈
想像有一棵桃樹,一到夏天,它都會結出豐富的桃子。然後,你想一想:這桃樹會否懷疑自己沒有盡力結出更多的桃子呢?它又會不會苦惱自己的桃子是甜或酸呢?它不會。桃樹,只是與宇宙的節奏同步,允許創造的力量於體內流動,並產出成果。
在《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一書,作者里克·魯賓(Rick Rubin)以桃樹作比喻,告訴我們:我們跟桃樹一樣,天生擁有創造力,只要身處的環境得宜,成果自自然然而成,而唯一的分別是桃樹不會懷疑自己,但我們會!
魯賓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製作人,多年來與無數音樂人與創作者合作,親身目睹與體驗作為創作人的修行方法,也留意到大眾對於創造力的誤解。舉例,大家都以為只有我們坐下來、拿起筆時,創意才會發生,卻不知道它是發生於你從耳朵取下耳機的一刻。
當我們取下耳機,才真正注意到周圍的世界與事物,風吹在臉頰上的感覺、車廂裏陌生人低聲談論的趣聞、鄰居在倒垃圾時的奇特服裝、森林的荒涼之美,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有待你主動打開感觀、細心留意,才「真正」存在,並成為創意之養分,以及線索。
所謂線索,就是那些能夠突然激發你解決問題的東西。魯賓提議,當你被某一個問題纏繞時,不妨向宇宙尋求線索:隨意翻開書的一頁、挑選一部電影看一看,或者花十五分鐘到你平常不會進入的店裏逛逛。這可能不是科學,卻一定是詩意,讓生活的細節給你靈感,而重點是:相信你的創造力會抓住合適的靈感。
當然,創造力的敏感也是需要訓練的。魯賓寫道,藝術家需要嚴格監控腦袋的感知與輸入,不能允許劣質的東西填滿腦內空間。因此,與其每天瀏覽八卦新聞,不如讀幾頁偉大的文學作品;與其播放你熟悉的歌曲,不如挑戰自己聽一聽未曾聽過卻鼎鼎大名的音樂(以我為例,每一個星期,我都會要求自己用駕駛的時間去認識一位經典爵士樂手的音樂)。
但,魯賓也提到,你不一定要受到偉大作者的啟發,也許廉價的言情小說才是你的喜好;同樣,你不一定要享受森林的寧謐,也許充滿活力的足球場才可以給你靈感。任何的選擇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明白「輸入什麼,便會輸出什麼」的道理,而又相信自己的選擇。
那麼,當我們懷疑自己的選擇時,怎麼辦呢?魯賓說到,藝術家不一定在安樂之中創作,他們反而習慣於懷疑、不安,甚至逆境。魯賓談到一位著名的表演者,即使經過五十年的表演,仍然有強烈的舞台恐懼。每一次,他都一邊胃痛,一邊走上舞台,並以對藝術的渴望克服內心恐懼。
其實,對於舞台的恐懼,有時是害怕作品不夠完美的一種延伸。但事實是:完美,是無趣的。魯賓以比薩斜塔為例,說這建築奇跡正正是當時建築師的錯誤所造成。當時,沒有人想設計一座傾斜的塔樓,但有人弄錯了計劃,終於成就了今時今日的名勝。因此,我們不必對自己的作品過早下定論。
錯誤,可以帶來驚喜,而對錯誤的修正,更可以產生美。這讓人想到日本陶藝的金繼。這是一種通過在裂縫中填入金線來修復破損物品的方法。這種修復沒有要隱藏損壞,而是突顯損壞的地方,將瑕疵成為亮點。
藝術家不一定要完美,我們也會有缺失、錯誤和笨拙的時候,但這一份不安全感並不是否定我們的創造力。相反,這意味我們的敏感,以及人性。藝術家不一定要分享和諧與自在,也可以分享恐懼、尷尬、破碎。我們就是那一棵桃樹,經歷了什麼的雨水與養分,便產出如何的果實,有時甜,有時酸,皆可。
最後,魯賓還有一個提醒:創作是一種投降。我們投降於一股比我們強大的力量,而只要我們花時間傾聽,就會發現這力量一直在腦內與耳邊之間低聲說:創作、創作、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