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論藝/香港文創開發\嘉妍
第九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於日前結束,憑藉電影《奧本海默》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施利安梅菲上台領獎時佩戴的胸針,正是香港品牌SAUVEREIGN高級訂製「HS14」。佩戴者十分喜歡胸針獨特的設計,品牌創辦人表示,胸針「HS14」創作靈感源自電影角色及發明的內部組件,整個製作工序耗時超過一百五十個小時。香港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香港的流行文化都十分發達,無論是電影、歌詞、武俠小說,抑或是品牌故事,都深深影響着周邊地區,走出海外更是屢見不鮮。可以說,香港的設計師和品牌,其中的創意和活力,令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獨具一格。
香港從來不缺品牌概念,由這些概念形成的產品,知名度高,傳播性廣,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當品牌概念被延伸至文化創意產品時,需要的是多方的協作力,以及有意義活動的相輔相成。譬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就設有專門的文創產品店,觀眾欣賞完那些記錄千載故事的展覽之後,買一份文創產品,將與之相關的文化帶回家,何樂不為?
筆者也曾前去文創店,公眾如雲來,特別是年輕人對文創產品之追捧,很是熱烈。當文化歷史濃縮在一個筆記本、一塊絹布、一枚冰箱貼上時,縱然是再普通的物件,那些文化故事、歷史傳說就有了實實在在的載體,亦有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功能。
今年是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誕辰一百周年,本地舉辦一系列展覽活動,如在公共空間展出雕塑作品詮釋「俠之大者」,很有意義。若將金庸作品中的一些意象,拎出來,製作成文創產品,是不是也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