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紅海貨運受阻 中歐班列需求旺
香港文匯報訊 據環球時報報道,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3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至2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928列,發送貨物31.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國內出發城市達120個,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9個城市。英國《金融時報》10日援引歐洲物流公司和鐵路運營商的數據報道稱,自紅海危機爆發以來,橫跨歐亞大陸、借助鐵路將貨物從亞洲運往歐洲的需求激增。德國《明鏡》周刊近期也在報道中稱,關於中歐班列的貨運需求正在增加。
去年開行1.7萬列 同比增6%
隨着網絡布局逐漸完善、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的不斷提升,中歐班列正進入精細化運營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自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以其全天候、安全、高效、穩定等優勢特點,成為橫跨亞歐大陸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8.5萬列。僅在2023年,中歐班列就開行1.7萬列、發送19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18%。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稱,今年以來,國鐵集團探索開行經西安、重慶、義烏等至格魯吉亞波季、阿塞拜疆巴庫、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南通道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18列;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西通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中通道(二連浩特)、東通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北)同比分別增長9%、19%、4%。
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釗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該公司已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出20個專列,出口白色家電近10萬台。「中歐班列大大節約了我們的運輸時間,令客戶訂單能夠及時交付。」陳釗說,這極大提升了物流、庫存和資金周轉的速度,讓企業的綜合成本有了明顯降低。
公鐵海聯運線路逐漸豐富
目前,中歐班列運輸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大陸全境。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推動中歐班列朝着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成為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降低成本、提高時效,這是負責運營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平台企業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在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到的兩個關鍵詞。他表示,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功能和服務不斷豐富,近期的一項重點是為出口貨物提供「前置集結、抵港直裝」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出口相關費用。
此外,中歐班列的運輸方式也在不斷多樣化,公鐵海聯運線路逐漸豐富。近日,一批總貨值超90萬元人民幣的電熱水器從泰國羅勇府出發,途經老撾、越南,由廣西友誼關入境,到達重慶市沙坪壩區團結村鐵路中心站搭乘中歐班列,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全程約1.2萬公里。「在當前國際物流網絡逐漸穩定的基礎上,我們的重點是加快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高質量發展。」袁小軍說。
穩定性高成突出優勢
美國CNBC網站於2月援引荷蘭鐵路橋貨運公司執行董事伊戈爾·坦巴卡的話說,過去四周,中歐班列預訂量增長37%,「對鐵路運輸的需求爆炸式激增」。新加坡《聯合早報》也表示,紅海危機爆發後,對中歐班列的貨運需求已上漲100%。
中歐班列受外部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這成為當前國際環境下難以取代的優勢,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中歐班列的全程時刻表線路。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稱,今年以來,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5列,境內外運輸時效得到可靠保障,受到廣大客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