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以這樣玩系列之古蹟篇】穿越古蹟探知歷史 聽導賞講香港故事
香港地狹人稠,歷史卻很豐富,截至目前,香港共有134項法定古蹟以及1,444幢歷史建築,中西交融,種類繁多。歷史建築具有多方面的學術研究及審美價值,是本地文化認同及延續的象徵,對旅客而言,更是多角度了解香港的歷史與人文訊息的窗口。從中環終審法院大樓到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鐘樓,有些古蹟就坐落於繁華都市區,在每日匆匆而過的你我身邊;從大館到PMQ元創方,有些古蹟活化後被賦予了文藝屬性,在文青客中頗具知名度……而有些古蹟則鮮為人知,更需藉導賞團的指引,穿越時空回到從前,細聽香港的故事。◆文、攝:香港文匯報 記者 張岳悅
【前深水埗配水庫】感受歐洲古典建築之美
2020年,位於深水埗主教山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在停用多時後被重新發現,讓人得以一窺這座結合歐洲傳統風格花崗石柱與仿羅馬紅磚拱券的建築,更可藉此了解香港百年間的供水歷史。前深水埗配水庫在2021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經水務署修復後在2021年12月中開始有限度開放導賞團及於2022年10月加設自助導賞遊給公眾參觀。
該配水庫的建造,源於香港開埠初期的供水需要。當時九龍半島主要依靠地下水供水,但隨着人口增長,地下水不敷使用,港英政府於是在1902年開展「九龍重力自流供水計劃」,當中包括興建九龍水塘及引水道、大埔道沙濾池及當時稱為「九龍塘配水庫」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再以各大小喉管與九龍其他配水庫連接,形成完善的供水網絡。1904年,前深水埗配水庫落成,配水庫容量約9,900立方米,遠超當時的前油麻地配水庫(約740立方米)和已拆卸的紅磡配水庫(約420立方米),可供應飲用水給九龍塘、深水埗及大坑東一帶居民。後來隨着容量大逾10多倍的石硤尾食水配水庫在1970年投入服務,前深水埗配水庫才在同年正式停用。
匠心獨運 細節藏巧思
前深水埗配水庫被發現後,其整齊排列的花崗石柱,加上由紅磚砌成的半圓拱券及混凝土拱形天花,旋即獲譽為香港少有參照羅馬建築風格修建的建築。配水庫建在主教山山崗,整片混凝土天花由108條排列有致的花崗石柱支撐。而構成古典風靈魂的紅磚拱券,是以歐式砌法砌成,並模仿了羅馬的公共建築風格。
配水庫現時經修復,泛黃的燈光更能凸顯它的古典美。旅客在配水庫可感受由不同建築材料、線條及形狀構成的建築美學,排列有致的石柱、層層遞進的半圓拱券,給人感覺既莊嚴,又穩重,在香港亦能感受歐洲古典建築之美。配水庫建築精妙,美觀與實用兼備。它是香港第一個以圓形築成的地下配水庫,能以最短的周界達至最大的面積。配水庫的上蓋能防止儲水受到污染,但這需要建造堅固的天花與支撐結構,因此天花以混凝土現澆築技術來達到設計跨度。此外,配水庫亦藏有不少實用精巧的設計,在導賞員的講解下,參加者將如同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與建築課。
前深水埗配水庫導賞團
內容:介紹配水庫歷史、建築特色、活化過程等
費用:免費
預約網站:https://www.waterconservation.gov.hk/tc/ex-sspsr/booking-form/index.html
虛擬導覽:https://www.wsd.gov.hk/VirtualTour/index.html
【薄鳧林牧場】延續與古蹟的生活化關係
坐落於香港薄扶林道的薄鳧林牧場現為一級歷史建築,它既為古蹟保育項目,也映照社區發展歷程,更標誌香港文物建築保育趨勢上的一個里程碑——由在地社群主導,凝聚地方力量,確立共同身份,使古蹟與所在文化地境成為香港人共有的寶藏。開業至今,牧場一方面透過舉辦展覽、導賞團及工作坊等方式,以多元角度演繹牧場與周邊社區的連結;另一方面,也藉由不同的藝術創作,在充滿歷史與回憶的空間中,編織新的想像。
薄鳧林牧場前身為1887年建成的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寶馬」(Braemar),屬發展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一部分,宿舍在2009年12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5年6月,香港明愛獲選活化該舊宿舍,並特意取了薄扶林的古名「薄鳧林」,為項目命名薄鳧林牧場,以凸顯當地的悠久歷史。如今,薄鳧林牧場由香港明愛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共同策劃及營運,實踐薄扶林獨特工農業歷史文化地境的保育與文化創造歷程。
多元形式講述社區故事
這個牧場並非一般的「農場」,而是一個展現的平台,聯繫舊牛奶公司牧場的歷史與薄扶林文化地景。牧場主樓現作展覽及工作坊之用,展出舊牛奶公司的文物,包括當年的乳品容器、海報、員工證、相片等,重現舊牛奶公司的歷史和昔日牧場運作的情景。同時,展廳還有一部分交由薄扶林村村民小組策劃,如今正由「魯班工坊」策展,藉一系列工具講述這班匠人在村內傳承技藝,改善村內環境並且建設宜居家園的故事。而牧場不時舉辦的特色工作坊也正由這些小組主導,如「樂根源」教授茶粿等傳統食物製作,「村姑工房」以天然染料做出純粹顏色,還有舞火龍師傅傳授紮製技巧……牧場導賞團的導賞員也由村民輪流擔任,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薄鳧林牧場與薄扶林村的緊密關聯。
薄鳧林牧場向來希望「古蹟」不止能保留歷史,而是在時代進步的洪流中,提供由當代人解讀「活化」之嶄新意義的空間。環境舞蹈、社區活動、表演、婚禮、藝術治療……在這裏,觀眾可獲得繁華都市之外的生活體驗,以自己的方式建立與這座古蹟的獨特關係。
在伯大尼修院賞哥德式建築
與牧場同樣位於薄扶林道的還有201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的伯大尼修院,如今也是香港演藝學院古蹟校園,會於演藝學院開放日之時面向公眾開放,過往也曾舉辦過導賞團。伯大尼修院具新哥德式建築風格,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分組成,設計布局對稱。建築物四面均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整幢建築物以其美輪美奐的小教堂最具特色,並開放場地租借予新人舉行婚禮。
伯大尼修院於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傳道會在東亞地區首間療養院,為罹患熱帶疾病的傳教士提供休養的地方,待他們康復後返回各自的傳教區。伯大尼修院自1875年建成至1974年關閉期間,共接待了約6,000名傳教士,是法國天主教會在東亞地區從事傳道工作的重要地點。伯大尼修院其後由政府接管,並於1978至1997年期間被租予香港大學使用。2002年,政府決定將伯大尼修院租予香港演藝學院,改建為其校舍。
薄鳧林牧場導賞團
內容:介紹牧場歷史、建築特色、活化過程等
費用:免費
預約網站:https://www.popticket.hk/event/pokfulam-farm-tour
冀本地古蹟遊兼具廣度及深度
特區政府於2022年10月推出「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鼓勵旅遊業界開發更多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再於2023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將「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優化為「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提供更多深度遊行程設計、培訓等,鼓勵業界開發更多特色主題旅遊產品,包括國家歷史、綠色生態、藍色資源、傳統文化、潮流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晚間探索等,以推動旅遊業長遠及可持續發展。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觀察所見,坊間旅行社的古蹟本地遊數量並不多,亦多聚焦於大館、尖沙咀前水警總部(1881)、中環街市等已富知名度且交通便利的古蹟景點,廣度及深度皆有很大提升空間。不少古蹟雖已面向公眾開放,但仍缺少政府層面的宣傳和推廣,以及相應導賞團活動的安排。記者現再羅列數個古蹟和歷史建築,推介給讀者自行探索香港的另一種風景。
景賢里(法定古蹟)
景賢里原名「禧廬」,位於香港島東半山司徒拔道45號,由早年香港富商,望族李陞家族成員李寶椿在戰前出資興建,糅合中西方建築特色,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的1930年代嶺南大宅。景賢里曾是《京華春夢》片頭的拍攝地,過往也常舉辦公眾開放日,邀市民藉免費導賞服務了解其建築特色及歷史。景賢里於2022年被納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將活化為用作推廣普洱茶和中醫藥的「養生殿」,活化工程預計於2025年展開,至2027年完成。
羅屋民俗館(法定古蹟)
羅屋民俗館是一座位於柴灣吉勝街14號的法定古蹟,也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之一,距港鐵柴灣站5分鐘路程。「羅屋」建於十八世紀,是柴灣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古村屋,其原來的戶主是一家姓羅的客家人,故名「羅屋」。館內藏品的內容主要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特色,以及生活習俗。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以復原村屋的面貌。
饒宗頤文化館(三級歷史建築)
饒宗頤文化館建築群位於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距離港鐵美孚站僅有8分鐘的路程。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饒宗頤文化館現址先後成為海關分廠、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等。儘管角色不同,用途迥異,全都是回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如今文化館內設有藝術館、保育館、展覽館、博雅堂、「天光雲影」等景點,並於星期五、六免費提供「文化館活化之旅」導賞服務,講解文化館現址的歷史變遷和建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還建有 「文化旅館·翠雅山房」供旅客住宿,體驗置身城市綠洲的樂趣。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二級歷史建築)
道風山位於港鐵沙田站與大圍站之間的北面,從沙田站出發,沿道風山路直上約20分鐘便可抵達山上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該建築群由挪威籍傳教士艾香德牧師創辦,融合中西文化,尤以有類似佛教寶塔建築設計聖殿的為最具特色,其東面屹立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