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言西就/飲食男女\沈 言

  圖:陳夢因著《食經》,成為香港飲食經典。
  圖:陳夢因著《食經》,成為香港飲食經典。

  提及飲食男女,筆者最先想到的,便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安執導的「父親三部曲」終章《飲食男女》。影片講述每周末等待三位女兒回家吃飯的退休大廚所面臨的家庭矛盾與代際衝突,講述飲食與男女之間的微妙故事,且將男女關係昇華至父女關係,呈現台北都會的親情倫理與世代隔閡。

  其次想到的,便是蔡瀾所著《飲食男女》。在《吃的講義》中,對於「什麼東西最好吃」,美食家並未固執於某一具體菜式,而是以才子的敏捷才思,跳出眾口難調的窠臼,先後給出兩個奇妙答案:「媽媽的菜最好吃」「和女朋友吃的東西最好吃」,前者關乎魂牽夢縈的童年記憶,後者關乎風花雪月的成年際遇,令人不覺會心稱是。

  至於引章據典,則應從至聖先師在《禮記·禮運》中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起。堪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毫不諱言食慾和性慾乃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對於口腹之慾和男女之情的需索與渴求,實乃人類本能。及至孟子引告子言,直指「食色,性也」,將人類食色天性進一步衍生和演繹。所謂「飲食男女」,可謂自古有之。

  在香港談論飲食男女,則不得不提陳夢因的《食經》。上世紀五十年代,《星島日報》娛樂版以「衣食住行」為主軸,因獨欠「食」之寫手,時任星島總編輯陳夢因便自告奮勇,以「特級校對」為筆名,開設飲食專欄「食經」,每日連載。始於玩票的飲食專欄,不料竟大受「有同嗜焉」讀者追捧而一紙風行,以致一發而不可收,最終輯錄出版十集《食經》,成就香港飲食經典。

  作為香港食評第一人,陳夢因開創香港報紙飲食專欄之先河。張大千盛讚陳氏「既能動口又能動手」,能他人所不能,「講起中國菜,夢因是難得的第一人。」《食經》以「食」為研究對象,卻以「經」為呈現方式。固是講菜式,更在於熟悉菜式的來龍去脈,以及菜式的精髓與奧義。陳夢因自言:自己不是講放幾匙油幾匙鹽,而是講為什麼放油放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實際上,當中許多著名菜式之介紹乃作者個人交遊採集而來,在烹飪原理、方法與技巧之外,陳氏更對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名店名廚與飲食故事不乏記錄,從中可以一窺當時之食風與世情,因此愈顯彌足珍貴。

  在《食經》自序中,陳夢因直言「食是藝術,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他認為食的藝術是與生俱來的,如果連食都不大懂得,就未免虛負此生了。他更以自身職業為例現身說法,直指晚晚熬夜的夜班校對,屬於特別勞形傷神的工作,如果飲食不得其方,健康就會大有問題,因而非常重視健康飲食,通過研究合理、美味、價廉而有助健康的飲食,「日積月累,到而今,夜夜還能和紅筆、漿糊做伴侶,大部分原因是食的知識的賜予。」

  作為資深食家,陳夢因在字裏行間不時流露對合理飲食的訴求:「食的享受,不一定是有錢人才有資格,而有錢人也不一定精懂食的藝術,食的享受;只要曉得所以然,熟諳烹製方法和運用技巧,也會吃得到較好,和價廉味美的享受。」綜觀《食經》,大宴小酌兼備,餐館家常皆有,名貴如鮑參翅肚,平凡如白菜豆腐,無不一視同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對於飲食男女之大慾,「節之則為易,乃近於人情也」的取態。

  戲劇家胡春冰奉奧維德的《愛經》與陳夢因的《食經》為「愛讀書」和「必讀書」,視食色為兩個互相推動、互相增進的齒輪,並行不悖,相得益彰。他從母愛與哺乳、友情與飲酒等實例,引證由食到愛的過程,引用美國家庭問題專家有關烹調是最先也是最後的馭夫術武器的觀點,甚至聯想到《食經》與《大學》中修齊治平的關係,直指「由食到愛」將是《食經》最偉大的貢獻。

  時隔七十載,有幸捧讀《食經》,聽老饕經驗之談,憶文人交往之誼,在行雲流水美文之間,尤感歷久彌新、口頰生香。為食,不僅是一種需要、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情感。飲食男女,由食到愛,無論熱烈如火抑或溫柔似水,都是最撫凡心的人間煙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