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與創新 新時代內涵

  當前國際衝突加劇,全球化遭遇逆流,疫後經濟復甦緩慢,香港再次面臨駕馭變局的考驗。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發揮香港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時代,愛國與創新是香港精神中尤其值得發揚光大的價值內涵。

  當下如何傳承香港精神,代表委員不約而同提及一個詞:愛國精神。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指出,回歸後,香港有強勁的發展環境,有國家的強大依靠,香港精神也發生了變化,除了傳統的拚搏精神,香港人開始承擔更多使命,對社會更加關注,開始思考如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利益相結合,開始思考民族精神,服務社會,貢獻國家。這就是新時期的香港精神。

  國安作保障 發展注底氣

  「香港從諸多困難和動盪中能夠一次次克服困難、浴火重生,祖國是最強、最可靠的後盾。」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表示,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已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

  「香港回歸二十幾年,最重要的香港精神就是愛國。香港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過去幾年香港面臨很多大挑戰,每次都有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做堅強後盾。」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舉例稱,在疫情困難時期,香港的糧食、物資、日用品都由中央特別安排,保障750萬港人福祉,所以港人要感恩,以不同的方式行動起來,展現愛國精神。

  提到香港底氣,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指出,任何一個地方要搞發展,首先必須要穩定,必須有國家安全做保障,只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才能安心謀發展,社會才能進步、才有出路。香港能夠走向國際,離不開強大的國家作為支撐,是國家讓香港有足夠的底氣走向世界。

  變通創機遇 變數成着數

  談及香港精神新內涵,不少代表委員提到了「創新」。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認為,除了「獅子山精神」之外,還要緊跟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發揮創新精神,助力香港未來發展。

  「香港人有一種創新、冒險精神,能讓香港人在不同年代尋找到適宜的發展之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沈豪傑舉例稱,香港上世紀五十年代做轉口貿易,六十年代轉型為工業城市,八十年代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現在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創科發展。他表示,以創新精神來推進創科發展,非常切合香港實際。香港有人才優勢,有文化土壤去發展創科,一定會成功。

  「儘管面臨着非常激烈的競爭,港人通過不斷適應和創新,成功創辦了許多科技創新的獨角獸企業,大大提高了市場的深度和寬度。」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表示,可持續的創新精神,為香港的成功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窮則變,變則通」,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穎怡看來,當以為疫情會讓很多人失去飯碗的時候,很多新興行業應運而生。香港人不僅會變通,也有敢於嘗試、勇於探索的精神,未來應該放遠眼光,去捕捉和創造新的機遇,將世界的變數轉化為香港人人都可以有份的着數。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表示,香港有很多優勢,只要抓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再提質增效,結合新技術構建自己的新質生產力,相信各行各業都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讓香港真正成為國家發展中重要的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