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話/香港要成為內地與全球規則對接的「黏合劑」\陳瑞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給出政策清單,因此備受各界關注。報告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體現了國家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報告也強調要「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特別是財政貨幣政策,以及產業發展方面的一些新變化,香港需要重點關注,並及時出台配套措施。
首先,報告強調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提出今年及今後幾年將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國家重大戰略等方面,明確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特別國債今年將先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約佔年度國內生產總值的0.8%。這是國家「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重要舉措,對優化經濟結構、擴大內需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其次在貨幣政策方面,除繼續強調保持穩健外,還提出要靈活適度與精準有效相結合,要盤活貨幣存量,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將為民營經濟和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報告明確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這與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一脈相承,要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支持重大戰略和領域。
第三,報告提出要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顯示中央的政策既關注當下,也放眼未來。報告表示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新興產業發展,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產業升級和培育需要有遠見的規劃,也需要一個平穩健康的資本市場。報告提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讓民間投資「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強調要依法監管,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規劃、項目、監管需要齊頭並進,實現「項目跟着規劃走」、「資金、要素跟着項目走」、「監管跟着資金走」的良性投資體系。
香港正積極推進「八大中心」建設。國家的這些規劃為香港提供了新的巨大機遇。目前,香港在與內地各領域互聯互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只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規劃,堅持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助力國家發展來思考香港的未來,香港才能鞏固聯通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門戶樞紐地位,在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
香港要打破「慣性思維」,創新求變,拓寬對外合作的區域和領域
去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了多個中東和東南亞國家,顯示了特區政府拓展合作網絡的布局,並已取得積極成果。例如,亞洲首隻沙特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去年11月在港交所掛牌,投資者可以直接在香港市場通過ETF交易沙特股市指數成份股。這隻ETF既為沙特資本市場提供了更豐富的資金來源,也加強了香港資本市場的全球連接性,強化了香港在「一帶一路」金融互聯互通中的重要性。
香港還要加快出台和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促進與新興市場的合作。例如,對服務於新興市場合作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可給予特定的稅收優惠,鼓勵更多相關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
香港要強化制度型開放功能,成為內地與全球規則對接的「黏合劑」
長期以來,香港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未來,這些方面仍然是香港服務國家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領域。當前,規則、管理和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正成為我國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內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香港要在更多領域加快推進與內地的規則和機制銜接,進而成為內地與全球規則對接的「黏合劑」。
以內地和香港簽署的CEPA為例。香港可依託CEPA投資內地的便利,出台更便利的金融和公司管理制度,吸引更多全球資金來港設立公司,借由香港投資內地。在服務貿易方面,目前內地與香港通過CEPA已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未來可進一步縮減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例如,內地的工程和技術諮詢、農牧業商務服務等領域,可考慮放寬對香港專業服務機構的限制。
背靠內地龐大市場是香港的天然優勢,「一國兩制」更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最佳的制度安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戰略,香港大有可為,將繼續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總商會常務副主席、安永大中華區主席辦公室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