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玄奘西行求佛經 遍歷萬難尋真知
《西遊記》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有人把它稱作「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真是很長的名頭。事實上《西遊記》的確很精彩,不僅能吸引讀者,也常常被中外的文學、影視、手遊、動漫等改編、借用。
書中的主要人物唐三藏,即是玄奘法師,歷史上確有其人。他俗家姓陳,自幼沉浸在篤信佛教的氛圍。其兄是一位得道高僧,帶着他到洛陽淨土寺學佛,讓他有機會研習各種佛經和辯論技巧。
大業十年(614年),大理寺卿鄭善果奉旨到洛陽剃度僧人。玄奘時年13歲,靠着對佛經的認識和誠心的苦求,終得鄭善果的剃度,法號玄奘。正式出家後的玄奘,有更多機會研習和辯論經書,他尤其喜歡《攝大乘論》這部注重理性思維的佛經。
這時天下動盪不安,玄奘仍以8年時間遍訪蘇、揚、荊等地的高僧,他也逐漸成為有名的高僧。認識愈多,也令他愈感到現時的漢文佛經版本不一,講法也有不同,引致有時教徒對佛教的教義混淆不清,特別是「攝論」與「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的不同,常使佛教信徒迷惑不已。
有感於此,玄奘萌生了前往佛教的發祥地天竺(即印度) 去求取原文經書的想法,以明原義和真解。為求克服語言的隔閡,他努力學習梵文,不惜放棄長安莊嚴寺方丈之位。貞觀元年(627年),他向唐太宗請求西行求經,但不獲批准,他決定自行前往。
真實的西遊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靠着一些佛教徒之幫助私自出關。他孤身西行五萬餘里,途中既沒有「九九八十一難」,也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徒弟護送,只有寂寞相隨,途經很多國家,歷時三年才到達天竺。
此時的天竺並非統一國家,路亦崎嶇,玄奘在此走動困難,但他差不多走遍各地。他去到被佛教尊崇為聖地的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在此用了5年來研究和宏揚佛教。他的見識,讓當地的人推選他為通曉「三藏」的十德高僧之一。
玄奘在天竺的曲女城出席「無遮法會」(即佛法辯論),在到場的18個國王、三千餘名佛教學者面前,闡釋嶄新的佛理,全場無人能辯。戒日王力邀玄奘留在天竺,但玄奘婉拒,並決定返回大唐。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長安,城內萬人空巷,「傾都罷市」地歡迎他。太宗留他在長安弘福寺譯解經文,同年即譯成10卷《大菩薩藏經》,及《顯揚聖教論》等。之後,他在弟子辯機協助下,撰寫記錄他旅途中風土人情的《大唐西遊記》。當然,書內沒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類的情節。
唐高宗登基後,在弘福寺安放玄奘帶回來的經書佛像。為了防火,全塔以石堆砌,建成後甚為壯觀,取名「大雁塔」,成為長安地標。龍朔三年(663年),玄奘譯完《大般若經》這弘卷巨作後,心力交瘁,不久逝世。他一生共留下譯文經本75部、1,335卷,對佛學貢獻宏大。
◆ 任平生(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多年深耕於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