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透視】港交所減收多賺 力推多個新業務
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
「北水」南下無疑有利於穩定港市,惟外資基金造淡頑固惡勢力不改,故港股於上星期只能反覆回穩,在窄幅爭持稍升。恒生指數3月2日收市報16,589.44,略升78點,陰陽燭日線圖呈陽燭,短線指標9RSI底背馳由56.62移至59.06居中軸,短線技術走勢尚可。大市的短線支持區為及16,321至16,137,往下有16,093、15,937、15,751、15,456、15,336。阻力區為16,695至16,895,往上有17,135、17,359及17,541。投資者仍應審慎觀察外資基金動向,以防再力沽港貨。港市短線即使有反彈,暫無大升之望。
港交所(0388)股東應佔溢利於2023年全年達118.62億元同比增長18%,而2022年僅100.78億元和減少20%,業績表現仍不算得上理想。
最令人質疑的是,(甲)港交所的「投資收益淨額」於2023年達109.32億元同比增加2.02倍,始抵消營運開支54.41億元增6.79%和折舊與攤銷14.43億元稍減1.09%,相對於總收入154.45億元同比減少8.8%的壓力,唯是該集團的營運溢利133.72億元同比只能增加14.65%,便可見其經營和回報欠佳也。
至於(乙)核心業務的發展,每多處低迷之況,特別是(一)屬下聯交所期內日均成交額1,180億元同比減少5.5%,減幅只是比上年的1,249億元所減的25%有所收窄,使其各細項的表現亦欠佳,其中(1)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收入60.81億元,同比減少11%,上年同期則增13.87%%;(2)結算及交收費38.85億元同比減10.38%,減幅稍低於上年的18.85%;(3)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務12.76億元同比增1.26%而上年則跌18.18%,和(4)市場數據費10.78億元升1.57%,低於上年所升的4.5%。
更甚者為(5)聯交所上市費15.23億元同比減少20.46%,乃因主板新上市的公司數目年內由上年的90家減少19家至71家,集資額463億元更大減56.6%;上市公司總數達2,283家,創業板由326家。
倫交所LME疫後表現尚可
至於(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疫後表現尚可,日均合約562千手同比增加11%,扭轉上年減少7%之況;而港交所應佔合營公司利潤貢獻8,200萬元,增15.5%。
值得留意的是,(三)與內地上海和深圳的互聯互通,保持穩定發展,其中(I)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日均成交達1,083億元人民幣升8%,上年1,004億元人民幣升16%;(II)港股通日均成交311億元同比減2%,比上年317億元所減24%有改善;(III)債券通北向通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4%。
港交所去年推出多個新業務:(i)3月首次將外國註冊公司納入港股通,成為讓國際發行人可在香港市場同時接觸到國際和內地地投資者的獨特渠道;(ii)互換通及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亦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