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傳承3/南陽中醫藥資源豐 出海可借港「東風」

  圖:南陽擁有非常好的中醫藥基礎,而香港中醫藥發展卻受制於中藥資源的質量問題,雙方合作空間廣闊。圖為香港深水埗一家中醫診所。\中通社
  圖:南陽擁有非常好的中醫藥基礎,而香港中醫藥發展卻受制於中藥資源的質量問題,雙方合作空間廣闊。圖為香港深水埗一家中醫診所。\中通社

  中醫藥學的聖地在南陽,但中醫藥的影響卻遠播四方。在距離南陽千里之外的香港,年輕的區成輝恪守着「中醫祖訓」,用「一味湯方濟蒼生」的情懷,敦行着一個醫者的仁術與愛心。談及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特別是南陽與香港合作發展的契機,區成輝對大公報表示,南陽擁有強大的中醫藥基礎,香港則擁有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廣闊舞台,在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方面,南陽「基礎皆備」,而香港正是那股不可或缺的「東風」。雙方可共同編訂國際認可的《中藥藥典》,訂立中藥製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助力中醫藥資源出海。\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劉蕊、戚紅麗報道

  「醫生啊,我以前喝這個方子,會拉肚子。」聽了患者的陳述,區成輝拿來中藥飲片的配方,仔細看後發現都是一些調補脾胃的藥,「拋開藥量和個體差異的因素,患者說的問題多數跟中藥飲片的質量有關係。」在香港從事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區成輝聽很多醫師說起過這樣的狀況。

  港中藥資源質量存「痛點」

  與化學配方不同,中藥對藥材本身的性狀要求很高。而藥材的藥性、藥力、藥效,又與產地的土壤、氣候、降水,密切相關。「因為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優勢條件,南陽不但能產出『八大宛藥』,還成為『眾方之宗、方書之祖』,擁有非常好的中醫藥基礎。」區成輝說,反觀香港,由於地理資源方面的限制,中藥材靠進口,使得中藥資源的質量一直是一個難以迴避的痛點。

  區成輝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男孩,出於從小對傳統醫藥文化的熱愛,在報考大學時,他力排眾議,毅然選擇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單人獨行,北上學醫。五年時光,荏苒即逝。2019年7月,區成輝學成返港,兌現初心,當上了一名中醫醫師,至今已近五年執業經歷。

  談到香港與內地在中醫藥發展環境方面的差異,區成輝感慨頗深,「香港與內地最大的差別就是中醫藥基礎建設。比如,小至街道宣傳、中小學知識科普,大至院校教育、中醫院建設、法律規章設立等,內地都有着豐厚的發展歷史和條件,這也正是香港中醫藥界持續努力的方向。」

  港公營醫療缺中醫發力空間

  「在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中,中醫相對缺乏發力空間。」區成輝說,「年前,我接到一個中風病人進院治療的訴求。其實針灸是很常見且臨床效果很好的中風治療方法,但在病人家屬與醫院多番溝通後,依然沒辦法突破規條上的限制,導致最後我也沒辦法為這位病人在院內提供及時的中醫治療。」

  「事實上,在需求與供應的關係上,香港與南陽是最完美的配對。」區成輝說,南陽擁有強大的中醫藥基礎,香港則擁有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廣闊舞台。在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方面,南陽「基礎皆備」,而香港正是那股不可或缺的「東風」。

  區成輝說,當前香港正努力加強中藥材標準化技術領域交流,包括中藥材及中藥飲片質量與安全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訂,以及有關中藥質量與安全檢測等範疇。「接下來,希望香港能夠推出獲得國際承認的《中藥藥典》,讓各國中藥或中成藥在進口時都能趨近同一標準,這才能建立讓南陽以及內地其他地區的中醫藥資源走上通往國際的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