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淺談】李時珍行萬里嘗百草 集中醫文化之大成

◆ 一家中醫藥房中的李時珍雕像。 資料圖片
◆ 一家中醫藥房中的李時珍雕像。 資料圖片

  李時珍(公元1518年至公元1593年),明代著名醫藥學家,生於湖廣蔪州(今湖北蔪春)一個世代行醫的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著名醫師。李時珍自小耳濡目染,對醫藥學有濃厚興趣,不過他涉獵很廣,除醫藥書外,也閱讀儒家經典、詩詞歌賦和小說傳奇。他經常隨父兄到山中採摘藥草,父親替病人診症時,他亦在旁協助和學習。最初父親希望李時珍讀書入仕,不過他立志行醫,父親亦察覺他具有很高的醫學天分,後來也不反對他懸壺濟世了。

  在行醫的過程中,李時珍發現前人所編的本草書中有些謬誤,不同的書還有很多說法不一的地方。例如把草藥防葵和狼毒、黃精和鈎吻說成是同一種藥,但狼毒和鈎吻毒性很大,吃了很容易喪命。由此李時珍便萌生了訂正古書錯誤,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本草典籍的念頭。他41歲時,獲舉薦入職太醫院,雖然只逗留一年多時間,但從中可以閱覧皇室珍藏的醫書,並且一睹各種珍貴藥材,豐富了他的醫學知識。

  《本草綱目》成書歷經三十年

  李時珍離開太醫院後,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他閱讀了大量書籍,除醫藥類書外,詩詞小說等有關醫藥知識的內容也加以研究。此外,李時珍很注重野外採集和實地考察調查,他的行蹤遍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河南等省份,行程兩萬多里。他為了弄清楚百花蛇(五步蛇)的形態,深入蔪州城北龍蜂山捕蛇後,再加以詳細觀察和記錄特徵。他曾經深入礦區,研究到鉛「性帶陰毒,不可多服」。並指出「汞出於丹,溫燥有毒。」正式否定了水銀久服可長壽的說法。他還親自品嘗了許多中草藥,判斷藥性和藥效,從中發現了許多藥物的新功效,例如金銀花可退熱,半邊蓮可治蛇咬傷,土茯苓可紓緩梅毒。他亦親自服用曼陀羅,以測試其引至麻醉的最佳效果。古書中有大豆解百毒的記載,他通過多次試驗證明,單味大豆無解毒作用,但加上一味甘草便有解毒功效。

  從前期調查研究到編著,李時珍花了近三十年時間,其間三易其稿,直到明神宗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才最終成書。不過,此書要到李時珍逝世後三年(公元1596年)才正式出版,出版後很快風行全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參閱了歷代各種醫藥及學術書籍800多種,綜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不僅考訂和訂正過去醫藥書中的若干錯誤,而且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其對各種植物按自然演化的系統分類方法,不僅提示了植物之間的親緣關係,而且還統一了許多植物的名稱。

  自17世紀末開始,《本草綱目》先後獲各國翻譯成拉丁、英、法、俄、德、日及朝鮮等文字,達爾文讃這書為中國古代醫學百科全書,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藥物學著作,在世界醫藥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李約瑟也說這部偉大著作是研究中國文化中的化學史和其他各門科學史中的一個取之不盡的知識泉源。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本草綱目》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足見世界各國均肯定中醫學文化的偉大成就。

  ◆ 緩圓(退休中史科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