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戲】宋代元宵美食多 綠豆製成「蝌蚪羹」
執筆之時剛好是元宵佳節,雖然刊出之時應是上元以後,但祝福的話永遠不嫌遲,在此跟各位讀者說聲「甲辰吉祥」!
這次的元宵故事,又是發生在我喜歡的宋代。南宋有個叫做陳元靚的文士,編撰了一本《歲時廣記》。這本成書以後,或為「卷帙繁多」,一時之間並未出版,所以直到清光緒之前,坊間流傳的是「五卷版本」(《圖說》是首卷,加上四卷《四時》,合共五卷)。到了光緒初年,朱緒曾知道藏書樓「天一閣」有「四十二卷版本」,所以前往「鈔而藏之」。由此看來,我們實在幸運,能夠得窺全豹。說回《歲時廣記》,這是一本專門記載南宋之前歲時節日習俗的類書。其「卷十一」《上元中》記載元宵節時,京城的民眾會製作四種應節食物——「科斗羹」、「圓子」、「鹽豉湯」和「麵蠒」。
幸運曲奇古已有之
《歲時廣記》記京城的民眾在上元節時,會用「菉豆粉」做「科斗羹」。「菉豆」,即是我們日常食用的「綠豆」。京城民眾會把綠豆磨粉,和成綠豆糊,放進甑(底部有許多小孔的器冊,一般會跟「鬲」相連而用)中,然後用手按壓,使綠豆糊從孔洞中漏出。這些綠豆糊跌落熱水後,會形成像「蝌蚪」一樣的圓頭長尾的粉團,所以人們戲稱為「科斗羹」(蝌蚪羹)。
除了名字有點可怕的「科斗羹」,南宋「京人」還會做「圓子」。這個「圓子」,其實就是今日上元節應節食品「元宵」(或稱「湯圓」)。宋人會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的丸子,但這丸子是沒有餡料的,而它的甜味是來自用糖熬成的「糖湯」。這個「不放餡料,用糖湯」的做法,今日閩南詩山仍然保留着,不過我們鄉人會叫它做「糖粿」。
說了兩道甜食,大家或以為宋人上元只吃甜,但其實不是。《歲時廣記》記的「鹽豉湯」的做法挺簡單:用「鹽豉」(即「豆豉」)、「捻頭」(即北方的油炸麵食「饊子」)、雜肉(什麼肉都可以,可以是一種或以上的肉類)放在一鍋裏,煮食湯羹。光是看文字,就能猜出大約是什麼味道,我想應該跟今日日本的「味噌湯」差不多吧。
上元當日,南宋「京人」還會跟年初七「人日」一樣,會「造麵蠒」。「蠒」,即「繭」的俗字。這個食俗其實始於唐代,《開元天寶遺事》記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麵蠒。」根據《歲時廣記》卷九記載,「麵蠒」其實是一種有餡的饅頭,它或是肉餡,或是素餡。宋人會在「餡中置紙籖」,或者置入書有官品的小木條。食者隨意選取食用,然後用那餡中之物占卜將來的官位如何。另外,「街市」攤販有時會把官名換作「警策句」,一來用來占前程,二來當作吉祥之語,大概類似今日外國很流行的Fortune Cookies (幸運曲奇)吧!
◆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科目,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