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通」要精準吸納所需者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高才通」計劃推出一年多,反應熱烈。根據政府統計,截至去年底已批出超過50,000宗「高才通」申請,當中約36,000人已抵港,早已達到「搶人才」目標。「高才通」計劃取得初步成功,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來港定居,期望未來更好支援高才發展和需要,真正做到「香港宜居,移居香港」。
「高才通」計劃涵蓋的人才廣泛,無論是高收入人士,以至世界各地著名大學的畢業生都能受惠。計劃的另一亮點是申請前無需已在港覓得工作,便可在港逗留兩年,對人才來港或有更大吸引力。然而,針無兩頭利,由於這些便利和吸引人才來港的措施較為寬鬆,並沒有明確規定申請人具體何時尋找工作,引人詬病。事實上,有不少成功申請「高才通」的人才仍抱觀望態度,未有具體的來港計劃,有些人更稱申請「高才通」只為在周末和假日來港「體驗生活」,令人啼笑皆非。勞福局於去年11月進行的「高才通」計劃跟進調查顯示,只有約一半受訪者已就業,另僅有約四成受訪人才已定居香港,反映上述相關的情況很嚴重,人才未能為本港實際經濟有所貢獻。
當局積極推進「搶人才」工作的決心值得肯定,但如何因應本港發展而聚焦吸納所需人才則需加把勁,其首要工作是必須重新全盤檢視各類人才計劃的細節和門檻,提出更多精準措施,包括在持續擴大「高才通」計劃的院校名單的同時,應容許一些以培養特定專業而聞名的院校畢業生申請。隨着更多人才落戶,當局亦應持續做好相關跟進調查,更好評估計劃的成效,多方面完善各項「搶人才」計劃,確保人才能為本港帶來切實經濟效益,促進本港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