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手記】保育香江非遺文化 了解漁民歷史傳承
香港歷史是從漁港發展而來,為人熟悉的漁港有香港仔、筲箕灣、青山灣、大埔、西貢市、大澳、長洲和沙頭角,至今仍可置身其中感受到昔日漁民生活的點點滴滴。現時香港旅遊發展局亦重點推廣漁港風貌及漁民歷史故事,特別是參觀住家艇和品嘗避風塘食物等,藉此吸引中外遊客。
漁民一般被稱為水上人或水面人,都是以船為家。他們居無定所,曾被岸上人歧視,被貶稱為「蛋民」、「疍民」、「水流柴」等。1930年代,中國十三所基督教大學——嶺南大學之華人校長陳序經(1903-1967),進行漁民水居分布的詳細調查,論述包括四川、廣東、廣西和福建各省的情況,反映漁民的悠久歷史。就澳門及香港而言,漁民的人數眾多,並且從紀錄得知已有艇戶、貨船、鹽船和搖艇移居到達青山一帶。
漁業曾是昔日香港的主要工業之一,漁民大多以捕魚為生,亦從事買賣漁獲、漁具、造船、維修和運輸業。1950年代,長洲、香港仔、筲箕灣等漁村,屬於深海漁船、拖網船和大釣艇較為集中的漁港,因而吸引漁民聚居。漁民除了出海工作外,其餘時間都會在避風塘生活,逐漸建立水邊社會。
因漁民在海上生活和工作的流動特性,來往香港、廣東兩地的情況頗為常見,當中部分廣東沿海漁民因應捕魚政策的影響,輾轉來到香港,香港水上人口因而有所增長,在1960年代初已經超過13萬人。
工業興起 漁民逐漸上岸
及至1960年代後期,漁船的機械化發展減少勞動力的需求,再加上其他香港工業的興起,吸引漁民子弟轉換職業,漁民人數漸漸減少。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漁民及漁民子女居於船上的生活艱苦,不但面對物資短缺,更時常受到風暴、意外及治安問題所威脅。
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為改善他們在避風塘過於擁擠的生活環境,以及沒有足夠食水、沒有廁所等惡劣的衞生問題,政府開始陸續安置漁民上岸及入住公屋,並且增加漁民子女上岸讀書、接受普及教育的機會,得以提升知識水平。加上日後的基建工程所影響,甚至出現避風塘的原址被填平,以及興建新的避風塘或避風碇泊處。1990年代以後,甚少年輕人願意加入漁業,根據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水上人口只有1,125人。隨着社區都市化發展,漁業就像其他傳統行業面臨式微。
至今,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香港漁民傳承下來的生活文化。漁民所說的獨特方言稱為「水上話」或「水佬話」,內容大多與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再者,他們透過漁歌(鹹水歌)累積知識及傳承生活體驗,這種口耳相傳的方式也表現了昔日漁民的生活智慧。其中,香港漁民傳承的嘆歌,對傳統婚嫁及喪葬儀式具有重要意義。
漁民群體大多持守傳統民間信仰和習俗,當中包括信奉天后、洪聖、譚公、觀音、關帝和朱大仙等神明。在農曆新年期間的神誕慶祝活動,如農曆正月初二的車公誕及大埔三門仔在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六舉辦的大王爺誕,當中有粵劇神功戲、請神、賀誕和接神等儀式,場面熱鬧。
◆ 彭淑敏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
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