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論事/香港優勢難以取代 無需誇大港星競爭\沈家聰
昨日,「彭博研究」發表一份分析跨國企業亞洲總部的報告,顯示2023年間有4200家跨國企業選擇新加坡作為區域總部的根據地,是香港的2倍多。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此大作文章,叫賣香港「玩完論」。其實,將港星兩地作比較甚至作出挑撥,這並非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香港和新加坡是良性競爭關係,各有各的優勢,香港的優勢更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無法取代的。香港對此有足夠的胸襟和信心。
這份報告稱,新加坡與香港的競爭自2019年後日益激烈,但愈來愈多跨國企業選址新加坡作為亞洲總部,截至去年底,計有4200家落戶新加坡,多香港兩倍多。而香港去年只有1336家亞洲總部的數量,更是低於2019年的1541家,即是只能回復至疫情前的八成六左右。報告還刻意稱,將有更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或會在新加坡上市並設立辦公室。
結合香港正在進行基本法第23條立法諮詢的背景,這份報告的真正用意令人質疑,正如有人認為,報告意圖營造香港因政治因素而「留不住」跨國企業的印象。真正用意為何暫且不論,但如果僅以這份報告就作出「香港玩完」結論,顯然不符事實。
多領域新加坡難以超港
多個數據顯示,香港在許多領域的優勢,新加坡無法超越。
在金融市場方面:據Z/Yen集團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2023年9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香港排名第四。截至去年9月底,以市值計算,香港是亞洲第四大及全球第七大證券市場。同期,共有2603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約41000億美元。上市企業還是成文量,分別比新加坡多出7倍及2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香港處理全球約70%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量。此外,2022本港銀行業的資產總額超過26萬億港元,創多年來的新高。
在資產管理方面: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在區內也佔有領導地位,截至2021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資產價值達4.5萬億美元,當中三分之二是境外資金。香港也是亞洲區內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心和第二大的私募基金中心(僅次於內地)。現時在港的私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1800億美元,比新加坡高四倍。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全球財富報告》中預測,香港將會在2025年超越瑞士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在創科方面:作為美國硅谷以外的全球十大創新中心之一,香港在2022年擁有約4000家高科技初創企業,與2017年的2200家相比之下大幅增加。2021年,香港已擁有18家獨角獸企業。金融科技公司從2017年的180家成長到2022年的800多家,令香港在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指數中位居亞太第一、全球第九。香港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包括ZA International(於2019年3月獲得香港虛擬銀行牌照)、WeLab(線上金融企業)和Airwallex(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特區政府正致力吸引至少100家高潛力科技企業於未來五年內在香港開展業務,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創新中心的的地位。
保持清醒更有堅定信心
以上只是幾個範疇的數據,並不能全面體現整體情況,但足已反映一些客觀事實。更重要的是,香港發展動能十足。去年GDP增長3.2%,新加坡是負增長。而香港在「搶人才」、「搶企業」方面不斷報捷,「八大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這些情況都在說明,香港已經從黑暴及三年疫情中走出,正全面趕超。
香港發展之所以能有如此形勢,根本原因在於,擁有「一國兩制」之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中央的支持,十四億人的巨大市場,香港條件無可比擬。前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際機場考察時表示,長期以來,香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形成了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發展階段,中央將繼續支持香港拓展航空網絡,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就在昨日,「個人遊」城市擴大到51個,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地區旅遊樞紐的地位。
去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述職的李家超行政長官時強調,中央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長期不變,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地位,推動香港實現更好發展,「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必將不斷顯現,我們對香港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香港正在走着自己的正確發展道路,我們既要對現實保持足夠的清醒,但也不能被負面的言論所牽引。香港的光明前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