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冀拓寬設備進口稅減免範圍

  近年來,包括內地科研經費跨境撥付至香港、新型研發機構進口設備減免等在內,中央和地方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便利資金、設備、人員跨境流動的措施,有力支撐了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不過,當中也存在一些「大門開了小門未開」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新型研發機構設備進口指南更新多次,但直到目前,覆蓋範圍只限於註冊在省級的研發機構。「因為我們是註冊在市級的研發機構,享受不到進口稅減免政策。我們呼籲了多年,但一直沒有獲得突破,不得不放緩了設備進口的速度。事實上,相關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高民說,為此,他們依照現行海關相關管理辦法,從香港科技大學短期借用科研設備,在海關規定的期限內再裝箱原路返還。

  近期,相關政策有鬆動的風向,高民期待具體政策能夠盡快推出和落地實施。

  申兩地車牌受限 盼靈活往返粵港

  除了進口設備,事關科研人員跨境的往來粵港兩地車牌,高民和團隊同事亦爭取了多年。根據當前政策,年納稅額超過100萬元且有香港業務的內地企業,或者年納稅額超過30萬元的港資企業,可以申請兩地牌照。滿足一定條件的省、市事業單位,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同樣可以申請。

  「然而,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屬民辦非企業單位,不符合上面三種條件。能夠靈活地往返粵港,對研究院的科學家、工作人員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們也期待有靈活的政策出台。」高民說。

  另外,在高民看來,科研成果轉化需要同時有科研背景和創業背景的人士主導,比如,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近年來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成果卓著。然而,對於這類人才的評價、認定等制度性安排,目前尚欠缺,導致不少人不願意進入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