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鴻】家鄉的「板凳龍」
張桂輝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動物,為鱗蟲之長。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將龍視為文明象徵、精神圖騰。古往今來,龍享有獨特的殊榮——不單「飛」進亭台樓閣、雕樑畫棟,而且「飛」入文化舞台、節慶活動。舞龍,便是其中之一。
舞龍,俗稱「耍龍燈」「龍燈舞」,起源於漢代,流傳於各地。舞龍是我國世代相傳、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從嶺南,到塞北;從城市,到鄉村,都有舞龍歡慶的習俗,都能看到龍燈舞動的靚影。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舞龍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極具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唐寅《元宵》詩曰:「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舞龍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演進成文娛活動。及至唐宋,舞龍已成為年節常見的表演形式。舞龍的「道具」是龍燈。龍燈種類繁多。按顏色區分,有赤龍、黃龍、青龍等;按數量分,有五節龍、九節龍,甚或長達數百十米的「巨龍」;按材料分,有用稻草紮的草龍、用竹片紮的篾龍、用布料縫的布龍,還有因陋就簡,用板凳連接起來的板凳龍等。
在林林總總的龍燈中,最為便捷、長度最大者,當屬板凳龍。板凳龍,發端於河洛地區。因製作方便,氣氛熱烈,逐步擴展到南方各地,成為年節一種盛大活動。時至今日,福建、江西、廣東、湖南、浙江等地,辭舊迎新,元宵佳節,都可以看到板凳龍別有韻味的身影。
板凳龍因製作簡便、成本低廉而廣受歡迎,名氣日盛。2008年春節,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的「板凳龍」,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2021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申報的民間舞蹈——龍舞,即「徽州板凳龍」,入選擴展專案名錄。
青少年時代,我在閩北山區邊遠小鎮黃坑生活、耕讀期間,有幸不止一次觀賞過「板凳龍」表演。正月十五日,夜幕降臨後,政府所在地許多人家扛着各自的「子燈」——長約1.2米,寬約20厘米的板凳——匯聚在一起,幾十上百條板凳,串聯起一條瘦長的板凳龍。
板凳龍,除了龍頭需要「量身定製」外,龍身由一條條板凳銜接而成。人們把平平常常的板凳鑽孔連接起來,一戶一節,組成板凳長龍。舞龍隊的成員,出自各家各戶。但凡懂得操作,體力較好,不受年齡、性別所限,皆可自由參與。
半個多世紀前,受經濟等條件制約,板凳龍沒有彩色,不曾裝點,給人一種「灰頭土臉」的印象。雖然,「龍體」是硬的,可是舞動起來,卻靈活自如,恰似一條剛中有柔、翻騰自如的游龍。舞龍隊伍行進時,兩面大鑼開道,幾門禮炮齊鳴,五顏六色的彩旗,迎風招展,添趣助威。一次,在公社中心小學二樓觀看板凳龍表演,給我留下深刻印記:操場上,由硬邦邦的板凳串聯起來的「龍」,宛如活靈活現的巨龍,舞動着、遊弋着、盤旋着、翻滾着。時而表演「金龍盤柱」、時而舞出美妙花樣,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板凳龍每條板凳上,都固定着三支蠟燭,看似簡陋,伴隨着鼓樂聲、禮炮聲、喝彩聲、歡笑聲,氣氛熱烈,頗為壯觀。
但凡舞龍,舞動之前要鄭重其事的「點睛」。板凳龍,也有一個簡約的「點燈儀式」。儀式進行完畢,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之後,或原地起舞,或快速遊弋。圍觀的人群,樂不可支,不怕冷,忘了累,添了勁。板凳龍舞到哪裏,一張張笑臉追到哪裏;板凳龍舞多長時間,一陣陣笑聲響多長時間,喜慶的氛圍、祝福的美意,便也帶到哪裏。當長長的板凳龍,遊動在大街小巷時,街道兩側圍滿了紅男綠女,飄散着歡聲笑語。此時此刻,不分男女,無論老少,人同此心,心懷同願——驅邪滅災、國泰民安,招財進寶、人壽年豐……
鄉愁不老,魂牽夢縈。父母相繼去世後,很少重回故里,板凳龍偶爾會出現在我的夢境中。這不,昨晚又一次夢見家鄉的板凳龍。它,名稱沒有變,身軀變得更修長了,裝飾變得更多姿了,舞技變得更精美了……
懷念你,家鄉的板凳龍;祝福你,夢中的板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