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瘋狂抹黑香港 《金融時報》意欲何為?\彭 安

  為「妖魔化」基本法第23條立法,美國政客、亂港分子以及一些外國媒體無所不用其極。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接連刊出攻擊抹黑的文章和報道,繼日前刊出羅奇所謂的「玩完論」後,昨日又刊出所謂「美國律所和香港『切割』」的報道。其實,該報的意圖已是人所皆知,但他們越是抹黑,也就越證明23條非立不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服務樞紐的地位,不僅不可能被動搖,而且必定會在築牢國安防線後,不斷獲得鞏固提升。

  2月12日,《金融時報》刊出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的一篇文章,販賣所謂的「玩完論」,攻擊國安法和23條立法,抹黑香港的未來。羅奇作為一名經濟學家,竟然以充滿主觀色彩的字眼來預判一個地區的前途,顯然與學者應有的專業精神相違背。正如有評論指出,「『看空』中國、『看衰』香港,羅奇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但正如無數個『中國崩潰論』不斷破產一樣,只會淪為世人笑柄。」

  2月14日,《金融時報》再刊出一篇所謂的報道,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稱,瑞生律師事務所已經向內部員工宣布,香港員工由今個月開始,除非獲得特別的授權,否則不能瀏覽公司的國際數據庫。這意味着香港律師將不能自由瀏覽公司在美國、歐洲等地的資料。報道又引述所謂的消息人士形容,「23條立法令香港的數據法例與內地睇齊」,云云。

  圖製造香港法治不保假象

  一篇是評論,一篇是報道,三天之內先後刊出,配合得很是「默契」。羅奇以往扮演「中概好友」角色,如今突然「反水」,理據毫不嚴謹,難有說服力。但後者繪形繪色以「報道」形式刊出,又有所謂「消息人士透露」的言詞,對於一些不知內情的人而言,似乎更有「吸引力」。但只要細究下去便能發現,根本是在混淆視聽。

  首先,文中所述的美國律師行,到底有沒有、因何原因調整數據庫政策不得而知,《金融時報》的文章全部引用「匿名」,根本無從證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23條立法根本無關上文所述的「數據法例」,更不可能出現所謂的「香港數據法與內地睇齊」的情況。事實上,基本法23條諮詢文件建議的「國家秘密」涵蓋的七種情況,定義遠比英國的《國家安全法例》更清晰。更何況,任何個人、團體或公司,只要沒有破壞國家安全的意圖,沒有實際的行動,根本不可能「誤觸法律」。

  其次,這篇文章試圖製造一種印象:外國律師撤離香港、香港法治不保。其實,這不是該報第一次這麼做。去年8月,《金融時報》曾刊文「引述多位在港執業的律師表示,由於人們無法理解香港國安法的界限在哪裏,越來越多的律師正在逃離香港。」從所謂的「外國律師『逃離』」,進而上升到「外國律師行『切割』」,該報用心不可不謂良苦。然而,國安法真的令外國律師行「逃離」了嗎?

  數據最有說服力。截至2023年11月底,香港共有928家本地律師事務所,另有83家外地律師事務所在港設有辦事處,當中包括逾半數全球百大律師事務所。而同期,本港註冊的外地律師人數達到1473人,這一數字僅較2019年少了60人,當中疫情是主要因素。事實上,如果真如《金融時報》講得如此恐慌,註冊的外地律師豈不是早已全跑光了,為何絕大多數的律師留下?

  撼動不了香港法律樞紐地位

  2021年,也即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一年,香港法律服務輸出總值達39億港元,較前一年上升7.0%。2022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共處理515宗個案,處理的爭議總額約431億港元。大量事實說明,國安法實施後,香港作為亞太區法律服務中心樞紐的地位不僅沒有被動搖,反而不斷得到提升。

  就在昨日,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宣布,《建立國際調解院公約》政府間談判會議近期在香港特區順利舉行,各方協商一致作出決定,在國際調解院成立後,總部所在地為香港。這是對《金融時報》報道狠狠摑的一巴掌。

  事實是,如今在破壞香港法治、醜化香港法律體系的不是別人,正是美英政客以及反華媒體。去年美國政客奠出《香港制裁法》,公然叫囂制裁香港的法官,平日開口閉口談法治的外國媒體,對此不僅沒有反對,甚至煽風點火,如今還要不斷抹黑香港的法治,真是虛偽到了極點。

  《金融時報》的兩篇文章,是慣用的「政治輿宣」操作。前者以「評論」進行先入為主的公眾觀感的引導,後者再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以一間公司內部的政策調整,意圖塑造「客觀事實」,而達到混淆視聽、抹黑23條立法的目的。可以預期。這樣的抹黑、攻擊的輿宣攻勢只會不斷增強,其他的媒體也會以「引述消息人士」的方式,製造香港23條立法的「恐慌」。

  然而,如今已是2024年了,經歷了2019年黑暴,這樣的輿論宣傳伎倆,香港市民、在香港的投資者早已感到厭倦。這樣的媒體,就別再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