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為何「美斯之亂」中的聲譽機制失靈?

  足球表演賽屬於高度成熟的商業項目,通常亦會為球員加以「傷病豁免」條款,但鑒於主辦方、球隊、球員三方面的聲譽背書,通過「詐傷」避免出賽的情況極為罕見。為何「美斯之亂」中的聲譽機制失靈,造成滿盤皆輸、沒有贏家的局面?

  交易環節中經常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場景,但聲譽作為一種激勵機制,為關心長期利益的參與者提供一種隱性保證,同時也極大地抬升了投機者的風險成本。

  聲譽機制在經濟活動中較為常見,且自古有之。曾經網上有個議題:為什麼古代詩人沒有抄襲行為?當然,歷史上是否有過詩人抄襲很難考證,但其中肯定有聲譽機制的約束因素。古時候識字的人本就不多,有名詩人就更加少了。這是一個「熟人圈子」,大家即便沒見過面,也都了解彼此水平。如果說某詩人「出貓」被抓,基本上就宣判了「社會性死亡」。風險高、代價大,抄襲不划算。

  當然,聲譽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過去長途客運站或火車站周圍,經常見到一間「即將結業、開倉甩賣」的店舖,長期行騙卻能屹立不倒,只因專做「生客」、不做「熟客」。

  主辦方跨界玩票

  商業足球屬於典型的粉絲經濟,無論是主辦方、球隊、球員都會維護自身聲譽,因為得罪球迷的代價慘重。那麼,「美斯之亂」怎麼就避開了層層約束了呢?

  先來看主辦方「Tatler Asia」,本來是混時尚圈的,不知為何跨界做起了足球賽事。從披露出來的合同來看,其與球隊的簽約內容包括,如果美斯沒有傷,須上場四十五分鐘。這是一個「傷病豁免」條款,本來也是常見。但Tatler Asia以美斯為賣點極力打廣告,誤導外界美斯肯定上場,不僅對球迷有虛假宣傳之嫌,還以此申請了港府資助。

  要知道,像美斯這樣的頂級球星,Tatler Asia除了要與其球隊簽約,還要搞定美斯本人的商務團隊,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不知是由於Tatler Asia預算不足,還是心懷僥倖,抑或真的太業餘,到了比賽開始後才得知美斯不會上場。木已成舟。

  球隊是魚腩之師

  再來看球隊國際邁亞密。該隊此前在美國足球大聯盟裏實屬「魚腩」,不僅排名墊底,2022年全隊收入僅5000萬美元。但鑒於邁亞密這座城市拉丁裔雲集,又有碧咸這樣的明星老闆,成功吸引到美斯加盟。球王加持之下帶來豐厚的收入回報,國際邁亞密2023年總收入超1.2億美元,2024年有望達2億美元。美斯就是國際邁亞密的「搖錢樹」,哪怕今次香港之行也都是指着他賣票。廟小和尚大,球隊管理層很難對美斯形成有效約束。

  美國足球大聯盟中,球星將個人利益放置在球隊之上並不罕見。2007年,碧咸以自由身前往「洛杉磯銀河」,但為了在世界盃前保持狀態,碧咸在英格蘭主教練卡佩羅的指引下租借至意甲的AC米蘭。由於碧咸長期缺訓,並聲稱要留在意大利,引來美國媒體及隊友的口誅筆伐,所幸最終低頭歸隊。

  最後看球王美斯。美斯雖遠離歐洲五大聯賽,但個人全球吸金能力依然強勁。香港之行涉嫌「詐傷」,雖說輕慢表現並不違約,但有失職業精神。可能球王錯判形勢、耍了大牌,哪知失去了整個中國市場。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