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運輸優化 春節供港食品快穩平
歲晚和新春期間,家家戶戶準備團年飯與新春聚餐,食物需求上升。大公報記者走訪街市,見食材價格相對穩定。有供港活豬供應商表示,新春前已與過百間豬場聯繫,通過自家的車隊保障新春供應穩定。冰鮮禽畜業團體表示,新年期間有12萬至14萬隻冰鮮雞運到香港,運輸流程暢通,認為疫情後政府調整跨境貨車的安排,讓運輸變得更便捷。
香港食品委員會主席吳永恩表示,新春期間食物供應穩定,入貨成本沒有上升,近年亦見供港食品的安全系數不斷上升。\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
「快啲買餸返屋企啦,過年食好啲!」大公報記者在歲晚和新春期間,走訪牛頭角的街市,見市民趕在晚飯前買好材料,準備與家人共享佳餚。菜心、豆苗仍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價錢上浮兩至四元不等,生菜和菠菜等平均價格上升一至兩元,總體維持相對穩定。菜檔檔主陳姨告訴記者,新年期間預計會休息一至兩日,因此菜價較平日輕微上調,入貨成本則與平日相若。而豬肉、雞肉價格與平日相較平均上升約一成,不少檔主為度新歲而增加入貨量。
「點對點」運送禽畜蔬菜
新春期間的食物供應和價格維持平穩,離不開內地供港農副產品的穩定供應。現時香港的農副產品,尤其是鮮活食品,主要來自內地,每日有數以千噸的蔬菜、冰鮮肉類、豬隻由全國各地運來香港,守護着700多萬香港同胞的「生命線」。以2023年為例,每天內地供港的蔬菜有約2300公噸,供港冰鮮肉類和家禽達27萬公斤,每日運入香港的活豬約2800頭。即使在疫情三年期間,內地供港的食物仍力排萬難維穩供應。
五豐行承擔內地供港活豬總數的五成,以及全數的供港活牛,並負責上水和荃灣的兩間屠房經營。華潤五豐香港事業部總經理趙俊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新春前已與過百間內地養豬場溝通,事先組織貨源,並提前根據香港市場需要和供應鏈情況,制訂供應計劃,透過自家的冷鏈車隊安排活豬以合適的價格供港,應對新春期間市民的需要。疫情期間,五豐行亦安排38位具有專業資格的屠宰生產線專家來港,進駐旗下上水屠房,緩解上水屠房屠宰生產線人手不足的問題,恢復屠房正常運作,恢復對市場的鮮肉供應。
雞是港人新春的必備食材,冰鮮禽畜業商會郭時興表示,春節期間因應市民需要加大供應,每日有12萬至14萬隻冰鮮雞經文錦渡、港珠澳大橋等陸路口岸被運入香港,新春期間供貨保持平穩,入貨成本無顯著變化。他表示,清關等運輸流程在疫情後得到優化,疫情期間需要在接駁點接貨,一天大約只能運一轉,現時在政府批准「點對點」的運輸後,進貨流程更為通暢,一天可以跑兩轉,時間也縮短了許多。
圖:種類續增多 質量進一步提升
香港食品委員會由本港主要食品團體與廠商組成,涵蓋多個食品行業。該會主席吳永恩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新春期間內地食物供港穩定,極端天氣對供應端的影響不大,入貨價格亦保持相對平穩,較疫情期間的價格已回落。他指出,近年見到供港食物的安全系數不斷上升,相信因應大灣區的發展,未來內地進口香港的農副產品的種類會繼續增多,供港食品質量會進一步提升。
內地一直是香港農副產品,特別是鮮活食品的主要來源地。上世紀60年代,國家的「三趟快車」(即編號為751、753及755的快車)向香港源源不斷地提供食物。香港回歸後,內地與香港建立了完善的聯合保障機制,向香港輸送各類特色優質食品農產品。三年疫情期間,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內地有關部委亦成立專班,開通多條新的水路運輸,以及優化陸路接駁確保農副產品的穩定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