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年畫系列上】綿竹年畫 一紙萬象
寄託濃濃鄉愁 描繪五彩民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人王安石的《元日》,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國人過年的熱鬧場景,「貼桃符」傳統民俗成其點睛之筆。在辭舊迎新之際,古人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用以壓邪驅鬼,這便是最早的桃符。年畫起源於桃符,在唐宋時期得到發展,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歷經千年滄桑,如今四川綿竹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並稱「中國木版年畫四大家」,成為中國年畫的重要傳承基地。◆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四川綿竹報道
綿竹年畫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繪為特色,內容以吉祥喜慶、民間傳說、鄉土生活等為主,構圖豐富誇張、色彩鮮艷明快,具有鮮明的農耕文化特色。通過製粉箋紙、起稿、刻版、印墨、上色、印花、勾線等工序,遵循「一黑二白三金黃,五顏六色穿衣裳」的色彩規律,作品呈現出線條古拙流暢、色彩艷麗明快等特點。1993年,綿竹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年畫之鄉」;1994年,綿竹年畫入選「中國民間藝術一絕」;1997年,綿竹年畫榮獲第五屆中國藝術節金獎;2006年5月20日,綿竹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張年畫 一抹鄉愁
2月2日,農曆臘月廿三,俗稱「小年」,四川德陽綿竹市一年一度的「年畫節」盛大啟幕。
從成都出發,沿着成(都)萬(源)高速向西北方向駛去,約1個半小時便駛離高速,進入鄉村公路。遠遠望去,在剛才來過的高速公路附欄上,「中國綿竹年畫村」幾個紅白相間的大字映入眼簾,下面是一排紅紅的燈籠。橋墩上,刻有眾多栩栩如生的年畫,讓人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兒。再往裏走,只見兩扇青灰作框、深紅作面的大門正徐徐打開,秦瓊、尉遲恭分別手握雙鑭、雙鞭,氣勢如虹、威風八面。透過半掩着的門縫往裏看,一個大大的「福」字入眼,門楣和門坎還刻着「福、祿、壽、喜」。兩扇大門高11.6米、寬5米,人站立下方自覺十分渺小。「這件作品由父親林代輝創作,寓意『福』進我家。」綿竹陶版年畫傳承人林國棟介紹,父親還帶領團隊在川青鐵路綿竹南站創作了年畫浮雕以及「雙揚鞭」「五穀豐登」等主題年畫,讓進進出出的綿竹人感受到一抹鄉愁,成了一個人氣旺盛的打卡點。
沿着公路往村裏走,家家戶戶燈籠高掛,紅紅的春聯點綴,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門神要『臉對臉」,不能『背靠背』,如果貼反了,一年中諸事不順,左右為難。」年畫村村民李喜祿一邊忙着貼門神,一邊讓外孫女站在遠方幫忙校準。
李喜祿今年62歲,村民都稱他為李二哥。只見他的籃子裏,除了有春聯、門神還有條幅等10來種。李喜祿介紹,門神鎮宅、春聯吉祥,寢室門上的童子、仕女寓意子孫繁衍、福壽無邊,灶房、圈舍等各有講究。
「過年了,貼春聯、貼門神是家家戶戶必須做的一件事,主要是圖個吉祥平安。」李喜祿說,當地年畫藝人大多是農民,農忙時扛起鋤頭幹活,農閒時拾掇印版。綿竹年畫飽含泥土的芳香,寄託着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許和嚮往。
千姿百態 五彩繽紛
在空曠的田野上,青瓦白牆的民居散落其間,白色的牆壁上彩繪着各式各樣的年畫。典雅仕女、喜慶娃娃、十二節氣、民風民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走進年畫村核心聚集區,彷彿走進了一個年畫世界。
瓜子臉、柳葉眉、櫻桃嘴,頭戴一頂瓜皮小帽;身着藍袍、紅褲,手握自行車「龍頭」,腳踏「風火輪」……在一民居的牆壁上,一幅《騎車仕女圖》格外引人注目。路邊的小樹冒出了新芽,紅紅的燈籠裝點,與畫中鮮艷的野花和紛飛的蝴蝶相映成趣。「這幅《騎車仕女圖》,是綿竹年畫的經典之作。」綿竹年畫博物館工作人員章昉介紹,清末自行車進入中國,地處四川盆地的畫師只聞其名未見其身,於是憑想像繪製了這幅《騎車仕女圖》。女扮男裝的仕女,手握「龍頭」腳踩「風火輪」,反映出舊時川人的開放、時尚。
「潑墨龍飛萬水騰,揮毫鳳舞千山秀——天耀中華」,一戶農家的堂屋大門上,一副紅紅的對聯氣吞山河。大門右邊的牆壁上,一位童子身背一條大鯉魚;左邊的牆壁上,童子手持蓮花。往右望去,其鄰居家的牆壁上,一位童子用木棍撐起一掛鞭炮,小夥伴們或手捂耳朵,或躲避逃逸,充滿童真、妙趣橫生。
沐浴着冬日的暖陽,沿着蜿蜒的小徑漫步。忽然,一陣笑聲傳來,只見一群人站立在一幅《三猴燙豬》的年畫前,笑得前仰後合。八戒端坐首位,嘴裏叼着水煙,右手拿着一吊銅錢,左手伸向旁邊的侍女。三個小猴圍着八戒正在玩川牌,腳趾傳牌、相互偷看……正在聯手「燙豬」。
一路走來,除秦瓊、尉遲恭鎮宅等傳統年畫之外,還有《白狗爭鳳》《五子告母》等戲曲題材,「老鼠嫁女」「三猴燙豬」等民間傳說,「湧泉躍鯉」「棄官尋目」等「二十四孝」故事,「麻姑獻壽」「童子戲蓮」等民俗民風,以及《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等反映新時代的年畫作品。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謂一紙萬象、五彩繽紛。
《農閒握筆頭,農忙扛鋤頭》,這幅年畫或許是對綿竹年畫的一個完美註解。
一條年畫巷 一部年畫史
從古代門神神荼、鬱壘,到清代戲曲年畫《王小趕腳》《觀書仕女》,再到革命戰爭時期年畫《飛奪瀘定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年畫《跨鳳乘龍》,甚至還有韓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經典年畫作品……一條幽靜的小巷裏,從巷頭至巷尾,一幅幅年畫代表作濃縮了年畫的起源、發展到繁盛、創新以及輻射和影響,脈絡十分清晰。
綿竹年畫起源於北宋,興於明代,盛於清代。清代中葉,各地掀起一股興建會館熱潮,多聘請綿竹畫師和塑匠雕塑神像、彩繪樑壁,讓年畫藝術在實踐中得以發展。乾隆、嘉慶年間,由於經濟繁榮,綿竹年畫進入鼎盛時期,年畫行會「伏羲會」成立。當時,綿竹年畫從業者900餘人,作坊300多戶,年產年畫1,200萬多幅,主要銷往陝甘青及兩湖和港澳,甚至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等國家和地區。
小巷中段,坐落着綿竹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興才故居。他從13歲開始學畫,直到93歲仙逝,作品《雙揚鞭》入選「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如今,陳興才的孫子陳剛繼承其衣缽,正在忙着為客戶彩繪「福」字。細膩的筆法、鮮艷的色彩、靈動的創作,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巷尾,是陳興才另一位孫子陳強的創作室,他正在手把手地教遊客為年畫上色。看着眼前琳琅滿目的年畫,一位外國遊客興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絲路天使》《農民豐收》組圖,《回娘家》《五福臨門》等主題作品,以不同的角度和題材講述中國年畫故事。
一條年畫巷,一部年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