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記龍年祝願 樓市全面撤辣

◆民建聯提出「龍年十大願望」,希望預算案多推利民生措施 。  民建聯供圖
◆民建聯提出「龍年十大願望」,希望預算案多推利民生措施 。 民建聯供圖

  倡減薪俸稅補貼住宅電費 盼民生收費勿加價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公布。民建聯昨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希望特區政府在審慎理財、應使則使原則下,新年度財案仍需為社會各階層市民推出各項紓困利民措施。民建聯提出的「十大願望」,包括全面撤辣、寬減薪俸稅、住宅電費補貼計劃,及避免調高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政府收費項目等。公屋聯會同日到政府總部請願,提出10項預算案建議,包括調整公營出租與出售房屋供應比例、寬免四季差餉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

  民建聯主席陳克勤率領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到政總外請願,期望財政預算案多推利民生措施。

  建議傷津長者綜援出「花紅」

  他們向政府建議局全面撤銷「買家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三項俗稱「辣招稅」的住宅物業管理需求措施;盡力避免調高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政府收費項目;發放額外半個月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長者綜援、60歲至64歲人士的綜援金及就業支援補助金、在職家庭津貼金額等;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臨時特別措施;重推出售公屋計劃等「十大願望」(見表)。

  陳克勤表示,今年香港經濟依然艱難,並要面對許多挑戰,特別是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希望在預算案中政府能夠和市民共渡時艱。民建聯並在預算案建議中提出了種種創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如低空域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等,相信能夠幫助香港發展金融服務及新的經濟發展項目。

  他認為,民建聯提出的「十大願望」同經濟、民生非常切合,希望今年的預算案中可謹慎處理對民生的收費措施,不要增加市民開支,否則對市民來講會百上加斤;而在經濟上創造開源方面,政府應該思考更多方案。他相信,只要香港市民、商界、政團、政府可以齊心合力,定能跨越艱難,為香港再創輝煌。

  期望財案寬免住宅四季差餉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同過去在疫情期間,特區政府為援助各行各業,採取了許多措施,疫情後又多次派發消費券,從而刺激本地消費,以及大興土木,建設香港基建,因此預期今次財政預算案會較為「手緊」,故建議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着重人力、經濟、基建的長遠投資,如加快僱員再改革的速度,以及透過在培訓課程,增加本地勞工,從而支撐本地經濟發展。

  公屋聯會同日表示,受地緣政治及環球經濟疲弱影響,香港經濟發展較乏力,各行各業面臨挑戰。雖然特區政府今年或會面臨相當高的財政赤字,但亦要平衡社會的實際訴求,包括透過逆周期的措施,提振及刺激香港經濟發展,又期望預算案為住宅物業寬免四季差餉和非住宅租戶提供租金寬減,盡快公布閒置的社區隔離設施用途,另外為公屋租戶代繳一個月租金。

  在房屋政策方面,該會相信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在未來數年間會有明顯改善,建議政府可以在《長遠房屋策略》的後5年期中適量調高其他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包括增加居屋項目供應等,及增加公營房屋項目的居住面積。

  民建聯龍年十大願望

  全面撤辣 建議政府全面撤銷「買家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三項俗稱「辣招稅」的住宅物業管理需求措施

  反對增加影響民生收費 在當前經濟前景未明和市民消費信心疲弱情況下,政府應盡力避免調高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政府收費項目,減少對市民的直接衝擊

  寬減薪俸稅 寬減2023/24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元

  發放半個月「雙糧」 發放額外半個月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長者綜援、60歲至64歲人士的綜援金及就業支援補助金、在職家庭津貼金額

  住宅電費補貼計劃 2023政府電費補貼計劃將於2024年5月完結,建議政府推出新一輪1,000元電費補貼計劃,以紓緩家庭的電費開支

  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臨時特別措施。建議再次把計劃門檻由400元降至200元,並就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補貼,金額以每月500元為上限

  設立聘請外傭開支扣稅額 建議政府設立聘請外傭開支扣稅額。每位納稅人均可享有一名外傭扣稅額,扣稅金額上限建議以外傭「規定最低工資」作標準,最新即每年為58,440元

  重推出售公屋計劃 在過去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基礎上,推出優化版的出售公屋計劃,讓公屋住戶購買現居單位,以改善公屋居民的居住環境,並助他們增加資產

  增加中醫藥教育及研究撥款 增加大學中醫學額及加強相關行業前景宣傳工作,同時增加對大學中醫藥教學和研究的撥款,並積極考慮將中醫學課程相對成本加權數值由目前1.4調整到3.0至3.6

  進一步鼓勵生育 建議研究為婦女提供卵子銀行服務,將儲存卵子的時限延長至三十年,在公立醫院引入T21產檢技術以及把新生嬰兒先天性疾病免費篩查服務擴展至在私家醫院出生的新生嬰兒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

  資料來源:民建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