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那個承包我童年的老外\蓬 山
上周六一醒來,就被《「御用鬼佬」燒炭自殺》的新聞驚到。而朋友圈裏已有好幾位朋友轉發了消息和表達哀悼。在滿屏的「御用鬼佬」「御用老外」間,最打動我的是:《那個承包了我童年的老外走了》。
河國榮的知名度和「江湖地位」,固然遠不能與那些歐美大牌明星相比。然而他留給筆者輩的印象,卻絲毫不遜於那些荷里活明星。內地的港劇粉絲數以千萬計,尤以「七○後」「八○後」為中堅。筆者讀中小學年代,每到寒暑假,許多電視台都會連播一些港劇。河國榮那極具辨識度的洋面孔,常常會不經意地出現,一遍遍地復刻在一眾小夥伴們的記憶中。
大明星或許憑藉某部大片、某個奧斯卡角色而聲名遠播。河國榮從來不是主角,不在C位,不在頭條。他逝世的新聞也只在多數報紙的一角,甚至有很多人直到看到他去世的消息,才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叫河國榮。
但大家記住了數不勝數的「大sir」,記住了各行各業的Smith、Thomas、Robinson、Pierre、William,記住了古裝劇裏的羅孝全、馬可·波羅、南懷仁,以及律師、神父、西醫、法國領事、英國伯爵、波斯王子、羅剎國總督,也就記住了河國榮那十分具有親和力的臉。他只是一片綠葉、一味甘草,盡職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像我們很多普通人,一輩子都在跑龍套。那些夏蟬鳴唱,雪花飄飄的歲月,已經永遠地遠去了。河國榮的去世,讓那份懷舊和惆悵彷彿突然間又一次沉重椎擊。
河國榮對香港的摯愛,對這片包容開放的土地愛得深沉,已完全可用「赤子之心」來形容。他或許像一杯「鴛鴦」,將港式奶茶與西式咖啡和諧融在一起,留下一段且甘且苦的悠遠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