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在天際線外\吳念茲

  幾乎每次有朋友到香港遊玩,都不會錯過香港的天際線,或由尖沙咀文化中心外的天星碼頭觀看港島,或由港島海濱長廊望向九龍。與人的髮際線正相反,天際線越高越好,由摩天大樓和它們頭頂上的天空組合而成,這些大樓越高,越是彰顯現代都市的科技進步、經濟繁榮,所以在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指南裏,就有這麼一句話:「沒有什麼比維港的天際線更能代表香港。」老實說,我也喜歡維港的天際線,尤其是穿越在這幅都市景觀之間連綿不斷的山巒。你從香港公園望向太平山,或者在黃大仙祠看四周環繞的樓宇,都可見這種自然與都市和諧共存的面貌。也許它寬慰了現代人在城市開發上未必就是與自然為敵,而我喜歡它的緣由則在於,少有像香港這樣,讓都市與郊野相互兼容,移步換景。平常一到周末,你大可以背上行囊去露營、去行山,從市區出發,不消幾十分鐘,你已置身在山林之間了。

  可最近一次見到維港天際線時,我是自己一個人去的海邊,帶着法國教授阿蘭·貢比耶的專書《什麼是城市》,十分應景。貢比耶一面告訴我們,城市就是人親手打造的工藝品,我們用牢固的城市去克服生命的短暫,把一代代人建立起來的文化,包括各種風俗習慣、審美、技藝,轉變為持久、永續發展的實體城市;又一面勸戒我們,在這些城市建築物裏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居住」本身。他所謂的「居住」有特殊的立意,並非是指在某個地方安頓下來,而是強調「居住」以人為中心,來安排、調整周邊的環境,使一個空間成為特殊的地方、別具意義。他還說,繪畫裏自然有許多吸引着我們的城市風景,可那些只是依照透視法打造出來的「一片空虛」,居住需要的是實際的接觸,遠不僅是觀看。這樣說來,城市的天際線景觀不也是令人空虛的觀看?香港的天際線教你體驗到濃郁的商業氛圍、忙碌、效率和競爭意識,可說到底是無法居住的,你至多搭上張保仔號,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可真正處在這些建築之中的人們,甚至在你欣賞探射燈打亮的美麗夜景時,正在那些窗口內營營役役地奔忙。

  難怪貢比耶指出人們正在把「作品城市」變成「產品城市」。產品有一定的功能和價值,人們在城市裏使用、交易產品,創造價值,忽視了城市本身也是有待再創造的作品。人們生活在城市裏不是簡單地服從各不相同的建築之功能,也應該反覆考慮如果讓城市更好地創造意義、形成可居的生活模式。過去到台南旅行時,有在地的朋友說台南的靈魂是巷弄,非得你走進巷子親身體驗不可。那種生活氣息不是靠投資營造出來的,而是靠全體市民居住出來的,所以那些老屋、老街才會和諧地與新興文化和忙碌的現代生活熔於一爐。城市不是死板的建築,而是生活方式,除了人的生產活動,也從屬於人的實踐活動,按照貢比耶的說法,後者就是要求我們「把我們打算要成為的樣子加以想像、展現出來。」城市就是一場持續的展演。

  天際線當然也是香港展演的一部分,可它似乎還不足以擔當香港的靈魂?如果你讀完這本薄薄的小書,大概立馬就會收拾好行裝,離開海邊,走進人群湧動的鬧市裏去。你可以看看老建築如何被活化、用何種方式呼吸;可以走進社區,看街坊們如何互動,如何被組織起來,又如何各自離開;可以去城市的血管裏走一遭,比如搭地鐵、巴士、叮叮車,或者步行,看哪些人在街頭表演,哪些人推着板車,哪些人躲在暗巷吹水、抽煙,哪些小吃店門口還排着長隊。如此你所觀賞到的香港可能更可信,那是生活工程的創造物。如果不是旅客,真正的居民便可以就此繼續想像下去,這裏還可以如何居住下去,香港是否還會衍生新的面孔。貢比耶提醒我們,城市不是因為人們先聚集起來才建設了一個廣場,而是因為對生活的廣場有所想像、構建,人們才到那裏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