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善用樂齡科技 防長者獨居暈倒失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香港長者人口持續增加,特區政府安老開支雖不斷上升,但人手不足下,仍難應付需求。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善用科技助長者居家安老,例如為長者住所鋪設感應器,監測長者是否倒地,同時各區關愛隊、房屋署及社署跨部門合作,主動接觸獨居長者,消除寂寞。一直參與探訪長者活動的企業義工隊則指,長者最需要的是雙向交流,除了透過探訪關心長者,亦應教育年輕一代與長者相處,兩代共融創建和諧社區。
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香港65歲及以上的長者人數已經超過整體人口的兩成,其中獨居的長者多達188,569人,佔整體長者人口13%,當中49%獨居於公屋。有份出席「平和新春獻愛心2024」活動的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目前社會中有很多樂齡科技,奈何很多長者面對這些高科技的設備一頭霧水,不懂運用,「雖然目前很多長者家中有安裝平安鐘,但是僅靠平安鐘或許不足夠,當獨居長者患有疾病沒有人照顧,遇到突發情況,例如暈倒都來不及按。」
鄧家彪建議,為長者住所鋪設感應器,如果跌倒超過一分鐘還未起身,感應器監測到便自動發出警報,同時可以在獨居長者門外安裝緊急燈裝置,如感應器感應到長者有危險便亮燈,方便鄰居協助報警尋求幫助,避免長者獨自一人病倒在家中的悲劇再次發生。
冀整合資源加強照顧獨居長者
獨居長者在心理上孤獨,長時間獨居更容易減少社交需要,導致這些獨居長者慢慢習慣不與人溝通,不願與人分享,變得更隱蔽,獨自面對問題。他認為,目前社會對獨居長者的關心和幫助不足,例如長者中心採用自願參與模式,一般只關心和接觸參與活動的長者,導致那些隱蔽、習慣孤獨、不善溝通的高風險獨居長者被忽視,得不到幫助。
他建議,政府整合資訊和資源,讓房屋署、社會福利署及各區關愛隊,達至跨部門合作,主動於公屋單位建立獨居長者的名冊,關心他們並提供服務,建立關愛獨居長者的恒常機制和服務。
有份負責「平和新春獻愛心2024」活動贊助的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其香港及澳門首席經銷總監陳鴻展經常參與探訪長者活動,他認為:「長者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實際的東西,反而是想我們陪他們聊聊天,能夠打開他們封閉已久的內心世界。」他憶述一次難得的探訪長者經驗,在觀塘翠屏邨的一位獨居伯伯,交流過程中得知他喜歡打籃球,後來與該公司員工進行一場籃球友誼賽。
他指出,與長者交流中,亦能夠從他們的人生中,了解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從中獲得很多人生啟示,「伯伯很開心,說很久都沒有打籃球了,還是和這麼多年輕人一起玩,但是我聽他說的故事,也感覺很開心。」建議政府加強教育年輕一代與長者相處,一起解決長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