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藝術共譜百變神龍傳奇 「本土尋龍記」呈現港式龍文化

◆《集古村藏龍天花》仿照西藏布達拉宮裝飾。
◆《集古村藏龍天花》仿照西藏布達拉宮裝飾。

◆正面龍牌是特別為酒樓而製作的。
◆正面龍牌是特別為酒樓而製作的。

◆福興火鍋龍鳳招牌手稿。
◆福興火鍋龍鳳招牌手稿。

◆許開嬌以工筆水墨在廁紙上繪畫五爪金龍。
◆許開嬌以工筆水墨在廁紙上繪畫五爪金龍。

◆《藏龍紙巾盒》對比脆弱與堅硬、傳統與現代。
◆《藏龍紙巾盒》對比脆弱與堅硬、傳統與現代。

◆大型壁畫當中藏着多個貓眼細孔。
◆大型壁畫當中藏着多個貓眼細孔。

◆紋身師以街頭風格將龍以趣味的方式呈現。
◆紋身師以街頭風格將龍以趣味的方式呈現。

◆兔頭與龍身結合形成《兔龍》的強烈戲劇形象。
◆兔頭與龍身結合形成《兔龍》的強烈戲劇形象。

◆以塗鴉呈現的「龍」字賀語,融入舞動中的巨龍形態。 主辦方供圖
◆以塗鴉呈現的「龍」字賀語,融入舞動中的巨龍形態。 主辦方供圖

◆夜光「香火」火龍裝置。
◆夜光「香火」火龍裝置。

  在中華文化中,龍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象徵,代表着力量、智慧與吉祥,也是優秀品質的化身。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在各類藝術表達創作中,龍被賦予了豐富內涵,在繪畫、雕塑、時尚等領域展示出獨特魅力。農曆甲辰龍年將至,這尊瑞獸的身影將滿布中華大地,而AIRSIDE也正於GATE33藝文館呈獻「本土尋龍記」大型藝術展覽,集合數個本土藝術單位之力,透過多種藝術媒介演繹龍的亦莊亦諧的百變形象,共同譜寫屬於香港人的神龍傳奇。◆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十二生肖當中,唯龍獨尊,相傳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是由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後來,龍更成為帝王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來到多元文化匯聚的當代香港,龍更有了充滿生活氣息的演繹。「本土尋龍記」展覽匯集本地資深木雕師傅蕭炳強,新銳藝術家許開嬌,塗鴉藝術家Uncle852,紋身師小龍、Chrisss、Psycatz和龍記,以及大坑坊眾福利會,多個本土藝術單位在創作中發掘對龍的不同想像,將風俗、歷史、藝術、電影等文化相結合,由即日起至3月12日期間邀眾共赴一場港式龍文化體驗之旅。

  龍鳳大禮堂復刻酒樓木雕

  甫踏足GATE33藝文館,就會看到大紅絨幕牆上有對金碧輝煌的龍鳳木雕,復刻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土婚宴排場「龍鳳大禮堂」。由資深木雕師傅蕭炳強親手由零開始一刀刀製作,然後上漆、鋪金,不但氣勢如虹,且有龍鳳呈祥(情長)的美意。昔日由寧波師傅製作的龍雕,龍身幼如蛇,廣東人覺得「好似無食飯咁」,廣州順德的師傅便將龍身加粗,廣東龍從此自成一格。

  另外,早期大禮堂的龍分三段,以雲遮蓋部分龍身,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後來師傅發現雲前雲後龍身對位有難度,加上雲位較厚,工夫較多,便以「更有氣勢」作為理由說服酒樓老闆容許見盡整條龍身。有別於西方設計的龍獠牙向外的惡魔形象,中式龍是瑞獸,象徵吉祥,牙齒往龍身內彎,裂嘴而笑。

  因為香港酒樓冷氣長開,為了避免冷風抽乾木材水分而導致收縮裂開,本地師傅不僅採用多重夾板,另外又會精心製作會「眨」的龍眼和鳳眼,在燈膽上加上「士撻」(starter),營造閃動生猛的效果,令港式龍鳳大禮堂呈現強烈的獨特性,後來更輸出國際,海外酒樓多聘請香港師傅製作龍鳳大禮堂,蕭師傅昔日的生意遍及西歐美加,甚至遠至南美及非洲盧旺達。及至千禧年代,酒店婚宴興起,龍鳳大禮堂沒落,如今仍有龍鳳木雕的酒樓可謂鳳毛麟角。

  除此之外,當年不少以龍為主題的場景,都出自本土師傅的設計與製作,例如海洋公園的集古村天花裝飾及甜品店許留山的招牌等等。

  市井之物衝擊尊榮形象

  離開龍鳳大禮堂,隨即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回到元明清。新銳藝術家許開嬌以工筆水墨在廁紙上繪畫元明清最矜貴的五爪金龍,呈獻「百龍紙躍」,不但以嶄新手法及角度詮釋傳統意象,還讓日常生活物品與天子之龍混成一體,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衝突。

  許開嬌對日常之物情有獨鍾,擅長以工筆水墨於紙巾上繪畫,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她的作品令人思考生活中尋常物品的意義,並重新定義藝術的價值。這一次,共百條龍作品的材料,便是尋常的紙品,放在陶瓷製成的紙巾盒裏。許開嬌認為,陶瓷的本質和紙巾一樣脆弱,以龍的姿態畫在薄薄的紙巾上,是把脆弱與堅硬、傳統與現代、消耗品與永恒符號、帝王與平民,作出一次有趣的對比和提問。是次作品頗有思索價值,讓人回味。

  「龍紋身演義」 集可愛與威嚴

  四位本地紋身師小龍、Chrisss、Psycatz和龍記,以精湛的技藝及創意描畫各自心中的龍形象,帶來「龍紋身演義」。在大型「龍紋身」壁畫當中藏着多個貓眼細孔,參觀者能從中觀賞一齣齣以紋身龍圖轉化而成的港式動畫,呈現龍由可愛到威武的不同形象和面貌。

  街頭塗鴉發揮漢字象形本色

  塗鴉藝術家Uncle852,以街頭塗鴉肆意奔放的筆觸及反叛顛覆精神,演繹本地潮語、生肖及新春祈願等港式及傳統中華文化。以塗鴉呈現的「龍」字賀語,融入舞動中的巨龍形態,突顯漢字作為世上唯一具圖象化的字型的獨特之美。

  夜光「香火」火龍黑房亮相

  大坑舞火龍活動已有百多年歷史。大坑本來是一條客家村,據傳於1880年曾發生瘟疫,為消災滅瘟,村民紮作一條龍,上面插滿香支,在中秋前後舞動着火龍繞村遊行,沿途燃放爆竹,之後,瘟疫果然停止。此後,村民每年都進行三天的舞火龍活動,以保大坑合境平安。

  但由於香港地方狹窄,活動亦只進行三天,較難赴現場觀看,大坑舞火龍總指揮張國豪便以創新手法呈現嶄新的火龍觀賞體驗。「一眾大坑街坊都對火龍有強烈的感情,每年舞火龍的日子,即使是搬到外區的大坑人都會特地回來,在街上相聚,大家都希望以此得到回憶和樂趣。」張國豪說道。長達15米、插有超過6,000支線香的夜光火龍將在黑房中矚目亮相,向大坑火龍文化致敬,同時在龍年為大家照亮輝煌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