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基因突變可引發紅斑狼瘡

  德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科學·免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一種基因突變會使人體免疫系統失衡,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可導致身體出現炎症,對受影響器官造成永久性損傷。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與蛋白質UNC93B1相關的基因突變能間接影響免疫細胞內關鍵受體,這會讓整個免疫系統的相關機制「脫軌」,就可能導致紅斑狼瘡。

  據介紹,為使人體能對入侵的病原體快速作出反應,免疫細胞中存在一定數量的TLR7受體。該受體可識別病原體的遺傳物質,觸發免疫反應。正常情況下,細胞會不斷產生和降解這種受體來維持某種平衡。

  研究發現,在降解細胞內TLR7受體的過程中,一種名為BORC的蛋白質複合物發揮着重要作用,而BORC需要蛋白質UNC93B1來正確推動整個降解過程。一旦降解過程出錯,TLR7受體就會在免疫細胞中積累,進而傾向於識別人體自身的遺傳物質,導致對自身的免疫反應,引發紅斑狼瘡。研究人員已在一名兒童時期就已發病的紅斑狼瘡患者身上確認,與UNC93B1相關的基因突變正是其發病原因。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有助開闢新的紅斑狼瘡治療方法。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