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論藝/電影修復\嘉妍

  老電影歷經時間的淘洗,部分內容雖已殘舊,卻記錄了珍貴的影像,是電影史活的紀錄,尤其需要修復。

  日前,香港上映了《地下情》4K修復版,借助現代科技手法,將舊式膠片修復為4K數碼影片,重新煥發光彩。

  修復老電影是一項工程,以前的電影拍攝為膠片技術拍攝,畫質在今日看來不甚理想,但影像本身卻珍貴。唯有電影修復,修復師修復電影,令經典以更加高清晰的面貌,再次出現在大銀幕上,令觀眾既看了老電影,又回望了光影年代,猶如坐上一趟觀影的時光列車。

  人常說,修復文物是與時間賽跑,修復電影亦如是,那些充滿「膠片質感」的電影影像,在時間的影響下,不可避免出現撕裂、髒點、霉變、劃痕等一系列問題,久而久之,珍貴的影像將如煙塵般消失。電影修復主要是人手修復,對畫面逐幀修復,十分講究細膩,整個過程主要分為物理修復、數字修復、藝術修復三大步驟。

  可以說,電影修復既保留了影片本身的膠片質感,高解像度令觀眾更加清楚地看清當年影像的內容,不少電影中的演員如今都已是璀璨發光的明星,但在當年還是青澀男女,因為有了修復技術,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具體如何詮釋角色,都能看得仔細。

  人們觀看修復後的電影,常與懷舊、情懷有關。雖說電影票房或無法與時下熱門電影相媲美,卻也有一定的固定觀眾群,正如筆者就有一位友人,聽聞關錦鵬電影《地下情》進行了4K電影技術修復,特意到戲院觀賞,填補了當年的觀影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