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企業長遠計 讓利保客戶

◆中歐班列貨場堆滿了等待發貨的貨櫃。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中歐班列貨場堆滿了等待發貨的貨櫃。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我們北非的客戶最近還來和我們商量,讓我們能幫忙降點價格。」浙江寧波惠士康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錦煥無奈地說,「我們也能理解,他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要求降價。由於我們採用的是離岸結算,貨物上船之後增加的運費就全部由客戶自行承擔了,所以現在繞行好望角之後,他們的運費支出也多了不少。」

  思量再三,他還是答應了客戶的請求,準備降價1.5%。「這對我們企業來說意味着淨利潤要損失20%。還是有點肉痛的,考慮到長期合作關係,大家都各自承擔一點損失吧,少賺點總比失去一個客戶強。」

  中小企寧不接單減蝕

  與寧波惠士康相比,此次海運費用大漲,對於以接散單、小單為主的中小外貿企業而言,成本損失更加嚴重。因為它們與客戶簽訂的大多是成本加運費的結算方式,即出口企業需支付運費。面對如今幾乎一天一漲的運費,有中小外貿企業表示接單就存在虧錢的風險,所以寧願不接單,還能少虧點。

  跨境電商斷貨損失大

  在這波「紅海危機」中,歐洲跨境電商平台賣家也被「深深傷害」。歐洲亞馬遜電商賣家周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由於運往歐洲海外倉的貨物被半路告知要繞行好望角才能通行,所以比原本預計到達時間推遲了10天左右,現在海外倉個別產品已經出現了庫存斷貨的情況。

  「運費增加產生的成本損失,我們算了一下短時間內已經很難回收回來了。但更要命的是耽擱的10天很可能會趕不上新年大促銷,也可能沒辦法在平台規定時間內補齊貨,這個後果就是會被限流,甚至搜索排名位置被下降。」周峰焦慮地說,「好不容易一件件東西賣出去,一個個好評建起來的信譽,就這麼躺着中槍,毀於一旦。影響的是今年一整年的生意啊。」

  業界提醒繞行也擁堵

  這場「紅海危機」還要持續多久,尚無定數。面對不確定性,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陸菁認為,整體來看,東亞製成品銷往歐洲、中東乃至美國的成本都會提升。因此企業報價要提前考慮政治風險、供應鏈風險、匯率和全球通脹情況,避免利潤侵蝕,跨境電商企業要考慮充分利用海外倉和前置倉。

  義烏維盈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簡思維也提醒外貿企業要時刻關注海運繞行好望角的實際情況。「目前南非德班港口已處於擁堵狀態,大量貨輪如果長時間繼續繞行的話,勢必會出現延航的情況。」他建議企業可考慮發往歐洲的貨物選擇中歐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再經黑海到達歐洲;到中東的貨物可選擇達曼、迪拜等口岸的掛靠碼頭,再由該碼頭進行陸運中轉。

  不過他也比較樂觀認為,經歷過疫情期間物流困難以及2021年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後,中國外貿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和承受能力,而且也有可能這會成為意想不到的機遇。◆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莉 浙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