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互聯」拚經濟惠民生 港金融中心地位更穩固
人民銀行昨日宣布與本港金管局推出「三聯通、三便利」的六項金融新措施。相關措施可加強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實現跨境資金便利化,既可鞏固和支持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亦可促進兩地跨境營商、服務實體經濟,以及滿足跨境生活所需,對本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繁榮經濟改善民生有重大價值。
昨日公布的六項金融新措施包括:推動內地債券成為合格抵押品;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發布優化跨境理財通試點的實施細則;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擴大港深跨境徵信合作的試點範圍;以及深化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跨境試點。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近年持續推進和深化「互聯互通」機制。新措施推動內地債券成為本港合格抵押品,讓國際投資者透過「債券通」買入內地債券後,可以在本港抵押套現,既提升人民幣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有利於香港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亦為國家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新措施又完善了現有的跨境理財通機制,加強了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有助國家金融市場持續有序擴大對外開放。
除了金融業範疇,新措施亦顯著方便兩地企業跨境營商,服務實體經濟。兩地企業過往進行跨境經營的時候,面對一定的融資困難,例如部分港商港企北上拓展業務,但由於主要資產都在本港或海外,內地銀行難以評估其在港資產價值,阻礙提供貸款。在擴大跨境徵信合作的試點範圍後,港商港企可以通過徵信機構提供的報告,證明在本港及海外的資產價值,大大增加成功在內地申請貸款的機會。相關措施是互利的,無論港商港企開拓大灣區內地市場,還是對於內地企業來港發展業務,都可透過此措施融資,深化兩地經濟融合發展。
新措施還回應了港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為跨境零售消費提供創新的支付服務,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為港人在內地升學、工作、生活、養老提供方便,有利加速構建大灣區「無障礙生活圈」。在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之後,港人可以透過本港「轉數快」系統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增值,可以體驗到國家最新數字金融基建的便利,對於將來本港發展數字貨幣亦將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亞洲金融論壇昨日在本港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致開幕辭時提到,香港特區將繼續成為國家的領先金融中心及國際的金融中心,「一國兩制」及其帶來的機遇,確保香港的金融業在面對嚴峻挑戰下,仍能蓬勃發展,香港可以為亞洲及全球公司創造機遇。此次推出的六項金融新措施,正是「一國兩制」制度確保香港金融業克服挑戰、蓬勃發展的生動例證,再次顯示在中央全力支持下,兩地持續透過制度創新,促進兩地制度、市場對接,尤其發展香港金融業的獨特優勢、服務國家發展所需,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高度重視六項金融新措施的落實執行,由人民銀行與金管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從頂層設計上利落實、促執行,明確落實的問責部門,體現了中央高度重視、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想方設法加強兩地金融合作,讓香港在協助國家金融市場有序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