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茶館劇場 匯聚多元感官體驗 逾170傷健觀眾共賞粵劇之美

◆逾170名參加者在共融茶館劇場中欣賞折子戲。
◆逾170名參加者在共融茶館劇場中欣賞折子戲。

◆劇場視形傳譯員的演繹分外傳神。
◆劇場視形傳譯員的演繹分外傳神。

◆觸感導賞團也包括樂器演奏體驗。
◆觸感導賞團也包括樂器演奏體驗。

◆視障人士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觸摸戲服。
◆視障人士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觸摸戲服。

◆此次共融茶館劇場體驗由(左起)Andy、Michael及Suzanne負責劇場視形傳譯。
◆此次共融茶館劇場體驗由(左起)Andy、Michael及Suzanne負責劇場視形傳譯。

◆鄧雪梅(左)和甘瑞紅對觸感導賞團印象深刻。
◆鄧雪梅(左)和甘瑞紅對觸感導賞團印象深刻。

◆楊慧珊介紹共融休息空間中的各項設施。
◆楊慧珊介紹共融休息空間中的各項設施。

◆共融休息空間環境舒適,並會直播劇場節目。
◆共融休息空間環境舒適,並會直播劇場節目。

◆共融休息空間中備有多款紓壓小玩具。
◆共融休息空間中備有多款紓壓小玩具。

  藉助口述影像到劇場視形傳譯,殘疾人士有着平等享受及參與藝術的權利。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舉辦、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2023-24」,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通達導賞團、M+通達導賞團及工作坊之後,今年於戲曲中心開啟新篇章,於本月7日(預演場次)及17日推出共融茶館劇場體驗及觸感導賞團,提供多元感官體驗和共融休息空間,讓傷健人士都可在無障礙、自由放鬆的環境下共享舞台藝術的魅力。◆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共融茶館劇場體驗由茶館新星劇團傾力演出,節目包括折子戲及音樂演奏。劇場設有多種通達服務,包括口述影像、劇場視形傳譯、易讀場刊、輔助聆聽器材、輪椅使用者座位、電子服務鈴,並提供足夠空間予導盲犬。17日舉行的活動匯聚逾170名殘疾及非殘疾人士、少數族裔人士、長者、低收入人士等,劇場座無虛席,不時爆發掌聲和叫好聲。

  「藝術通達」讓殘疾人士同步笑

  口述影像和劇場視形傳譯是「藝術通達」不可或缺的部分,與台上身穿鮮艷戲袍的演員相比,三位視形傳譯員Andy、Suzanne和Michael雖皆着深色衣袍,卻如熠熠生輝的明燈,照亮了聾人無障礙欣賞舞台藝術的道路,使他們跳出字幕的框框,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理解劇情,與所有觀眾同步笑或哭。正如Andy所說:「聾人其實很喜歡欣賞粵曲,有時字幕的文字太深奧,而用手語表達給他們,他們會很開心,希望共融茶館劇場體驗可以舉辦更多場次。」

  據Suzanne介紹,劇場視形傳譯的工作是將對白、歌詞等戲曲內容以手語的形式演繹出來,因此,傳譯員首先需要透徹理解戲曲中的內容,才能更好地傳達給觀眾。「粵曲中的詩詞歌賦比較多,而手語其實具有現代感,與戲曲語言有些不同。事前我們會團隊協作,共同觀賞演員過往的演出影片,了解演員的身段和做手,精心挑選適合的手語和動作去呈現內容,配合音樂之餘,也將現代手語融入古典味道。」

  聾人可比想像中做到更多事

  Suzanne與Andy是老拍檔,二人在上半場演出的合作可謂默契十足,而下半場則是Suzanne首次與聾人傳譯員Michael的正式合作,二人在演出前已為此準備許久。Suzanne稱:「我們會逐句為他講解折子戲的內容,之後再以四句歌詞為單位逐一排練,慢慢累積經驗和默契。這個過程是困難的,但更是開心的。」

  Andy補充道:「Michael要背熟整齣折子戲的所有拍子,以及台上演員演唱的長度和速度,他是最辛苦也是最叻的,我們要向他學習。我和Suzanne已有一定的經驗,但同Michael的合作使我們獲益良多,使我們更了解手語的演變和身體語言的變化,他會以聾人的角度為我們提出修改意見,使我們的手語傳譯更傳神且易明。我們希望每次的傳譯都有創新和改良,而不是照搬之前的內容。」

  Michael過往曾任澳洲當地聾劇團的演員,也曾在黑暗中對話體驗館工作,他對所有的藝術形式都頗感興趣,「藝術是一個很廣闊的題目,每一樣我都想學,也想推動聾人發展表演藝術。」

  此次他受香港展能藝術會之邀與Suzanne及Andy合作,將過往曾涉獵的粵劇知識付諸實踐,他說:「我會在心裏計算鑼鼓的拍子,有時還會稍退後一點,以餘光睄到台上演員的動作,使得傳譯更同步。我們要讓聾人知道,整場演出是一幅好靚的圖畫,手語也是一種很靚的圖畫語言,所以清晰和同步很重要,我們為此演練了很多次,雕琢更準確的身體語言,也培養合作的默契,最終呈現出這次的成果。」

  為粵劇擔任視形傳譯員僅僅一年,Michael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遠比健聽人士多,但他從未言棄,而是自信熟能生巧,將愈做愈好。他經常鼓勵身邊的聾人朋友多嘗試走入不同的藝術領域,「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會使用高深的手語,很多簡單的手語配合身體動作就已經很吸引觀眾,只要融入藝術的成分就已經很好。聾人可以做到比想像中更多的事。」

  觸感導賞團助視障人士探索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戲曲中心本月在計劃中新增「Chill Out Space」(共融休息空間)及觸感導賞團。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通達辦事處經理楊慧珊介紹,共融休息空間參照外國各劇院及公共空間的做法,予觀眾放鬆情緒,讓對環境刺激較敏感的人士也能在自由放鬆的環境下稍作休息,「在節目進行期間的任何時候,有需要的觀眾都可以來到這裏休息,且空間設有節目直播,即使在休息中也不會錯過精彩演出。」

  另外,視障人士可於觀賞表演前參加觸感導賞團,聽專員講述粵劇背後的故事,並逐一觸摸表演中所用的戲服、道具及樂器,透過提供多元感官體驗加深對演出的印象。由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組織參與活動的兩位視障人士甘瑞紅及鄧雪梅皆對是次體驗深感滿意,開心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二人對粵劇頗有興趣,還曾是唱粵曲的搭檔,此次在導賞團中第一次觸摸到戲服質感,也在口述影像員的細緻描述中更清楚舞台細節。甘瑞紅稱:「我很小的時候就失明,從未見過戲服,若只是聽人描述,我很難想像出戲服的模樣,這次摸到了戲服,也感受到水袖的輕盈,以後看戲的時候也會回想起戲服的樣子。」常年聽粵曲的她,此次還對年輕演員的演出讚不絕口,希望粵劇這文化瑰寶可以薪火相傳。

  而鄧雪梅則是弱視人士,她說:「之前我看大戲,只能看到有些影子在台上走來走去,今次很開心在茶館劇場坐得距離舞台這麼近,摸到了戲服,工作人員又描述水袖和束袖的分別給我們聽,令我認識到了更多關於粵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