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技術革新 國足難有希望
中國男足在卡塔爾亞洲盃3場分組賽後確定出局,成績是隊史最差。
如果有球迷失望地問:「國足踢的足球為什麼總和別人不一樣?取得一個入球為什麼這麼難?」那麼答案已在本屆賽事中反映得較為清楚:別人在進步,國足沒進步。
客觀來看,卡塔爾隊作為衛冕冠軍,整體實力在國足之上,結果不意外。但前兩場小組賽,國足面對世界排名100位之外、亞洲排名第19和第20名的塔吉克斯坦隊和黎巴嫩隊,都與對手0:0打平。這說明在亞洲前20名球隊中,現階段的國足已不具備擊敗其中一支的絕對實力,這預示着接下來的大賽成績難有改觀。
此次亞洲盃,國足的一些短板顯現得很清楚。首先是技術基本功不過關,缺乏細膩的停球技術和人球結合的球感,傳球欠缺精準度,在大賽壓力下出現技術動作變形,失誤增多。第2是平時缺少高水平比賽歷練,球員們到了高強度對抗的賽事中,難以在90分鐘內保持相對穩定的發揮。第3是怕迫搶的頑疾無法解決,「無效回傳+開大腳」過多,對手研究中國隊錄像都能發現這個軟肋。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業內人士已有共識。首先是青訓質量要提升,青訓教練很關鍵,要確保熱愛足球的青少年能夠從起點就走對路,他們的腳下技術一定要過關,各年齡段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不能留到國家隊來解決。其次是競賽體系的完善和比賽質量的保證,青少年球員需要賽練結合,才能有閱讀比賽的能力,才能在比賽中解決怕迫搶、節奏慢等技術難題。到了成年階段,國內水平最高的中超聯賽,如何逐步提升比賽「技戰術含金量」,也決定國腳們能否獲得提升、去更好適應亞洲盃和世預賽的節奏和強度。
因此,國內的足球管理者、從業者和各級教練員們,可以把此次亞洲盃作為分析案例,不論能否出線,都要沉下心來,找準技戰術落後的根源所在,找對技術攻堅的靶點,在青訓水平和競賽體系等方面,精準施策,有延續性、不打折扣地落實,未來才有希望。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