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悠遊說】關注舊式建築 了解社會變遷
本土文化及歷史可說是過去十年本港出版界一個熱門領域,不少作者憑着對本地歷史文化研究及宣揚,成為了紅遍網絡的意見領袖。與傳統史學著作比較,這類接近民俗學的作品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當中一個原因是能讓讀者有切身感受。
在去年的書展中,有一本關於香港唐樓建築歷史的書籍,成為了去年文化類暢銷書之一。該書作者為年輕的本地文化研究者,憑着對本地舊建築的興趣和熱誠,創立了相關的社交媒體專頁,經過數年後的沉澱更將研究結集成書。對大眾而言,這類著作可加深對所生活的城市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延續及發展本地歷史文化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建築物往往因城市發展而遭到拆卸,因為拆卸重建後的建築,往往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多年來香港在舊建築的保護工作上也有所疏忽。首先是基於業權關係,除了法定古蹟受法律保護外,即使是歷史一級建築也有被清拆的風險。
據了解,現時全港獲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歷史建築的建築物,超過六成由私人所有。這些舊建築的命運掌握在業主的手上,而下場往往都是沒有獲得保留。因此,大眾對舊式建築特別是歷史建築有更多的關注,或多或少可提升業主們保留舊式建築的決心。
唐樓反映香港城市發展
更重要的是,通過本地舊式建築,可讓大眾從中認識香港、珠三角地區的社會變遷。以唐樓這種舊式建築為例,現時唐樓較多的地區主要在維多利亞港兩岸地區,如上環、西環、佐敦、油麻地一帶,這些地區都是昔日華人聚居之地,現時上環皇后大道西一帶仍保留有「大騎樓」。
另一方面,「大騎樓」在二十世紀初也流行於廣州及南洋一帶,因這些地方雨量多,因此在騎樓延伸至行人路之上,可防雨防曬,有利騎樓地舖的營業。有香港學者更發現,廣州的騎樓設計亦參考了香港騎樓,得益於香港1903年通過的建築法,唐樓的設計和興建有較完善的規定,後來更成為了廣州的一個參考。
除了唐樓外,近年有不少文化愛好者對公共屋邨有深入的研究。公共屋邨可說是香港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同時期的屋邨建築、大廈設計以至整個屋邨規劃,都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例如,以往政府興建公共屋邨的位置,往往是城市邊陲的新發展區,這關乎政府對人口分散和遷移的政策。
此外,不同時期的公屋大廈也迎合居民不同時期的各種需要,以往舊式公屋大廈的電梯並不是到達每一層,發展至後來一層至少有兩部電梯直達,這些建築方面的細節也關係到整個香港居民生活環境的進步。
其實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接觸到的一事一物,都可以是認識本地歷史文化的一個引子。通過對舊式建築的認識,我們會更明白歷史建築的價值所在,同時讓大眾對香港的社會變遷有更多了解。
近年來,隨着社會大眾對本土文化的關注,愈來愈多相關的網絡意見領袖出現。通過他們的研究及宣傳,本土歷史文化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對提升大眾對本土文化的認識的確能起到積極作用。
◆ 羅公展恒(資深文化工作者,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從事歷史、文化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歷史文化社交專頁及出版多本文化教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