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寶識中華】逾700件文物再現「天下同一」光彩 秦漢文明主題展西安開展

◆秦跪射俑
◆秦跪射俑

◆西漢彩繪陶騎兵俑
◆西漢彩繪陶騎兵俑

◆漢彩繪陶女立俑(左)和漢彩繪跽坐女俑
◆漢彩繪陶女立俑(左)和漢彩繪跽坐女俑

◆戰國錯金杜虎符
◆戰國錯金杜虎符

◆鎏金銅蠶
◆鎏金銅蠶


◆漢代木船是漢朝對外交流的重要象徵。
◆漢代木船是漢朝對外交流的重要象徵。

◆「歸義羌長」銅印
◆「歸義羌長」銅印

  披甲握弓待機而發的秦跪射俑、眉宇間瀰漫着煙火人間溫馨的漢彩繪陶女立俑、國寶級文物戰國錯金杜虎符、造型別致的漢代雁頸銅壺……日前,由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主持設計,中國內地目前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緣起、發展、貢獻為宗旨的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開始試開放。作為該館的基本陳列,「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亦正式對外開展,732件(組)秦漢時期的珍貴文物,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互鑒等六方面,完整呈現了我國秦漢時期的整個政治制度和社會秩序,以及它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創建的時代,也是中國學術思想奠基的時代。這個時代,由政治一統逐漸達成的民族、文化認同,對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公元前221年,秦軍大將王賁率兵攻滅齊國,至此六國歸秦,天下一統。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王朝——秦朝。15年後,由於多種問題和矛盾交織而帶來的危機,漢高祖劉邦叩關入秦並成功「代秦建漢」。雖然朝代更迭,但漢承秦制,並不斷創新完善,也讓秦漢時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盛的時期。這一時期文明的創造和文化的發展耀眼奪目,再加上政治體制的創新,以及經濟、文化、科技的繁榮發展,不僅奠定了此後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基礎,同時也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中國範式」。

  「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共分為8個部分,展出文物共計732件(組)。陳列內容以新制度的創建為核心,從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思想奠基、文化創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鑒等幾個方面,展示了秦漢文明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多種成就和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運用9大多媒體裝置,與具象化的文物相配合,營造空間的儀式感,張弛有度地引導觀眾的觀展節奏,將秦漢文明龐大的主題闡釋得生動、形象且具體。

  秦漢陪葬 開啟陶俑高峰

  提起秦漢,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秦兵馬俑。 據悉,我國商周時期,王公貴胄去世之後常用活人殉葬。而自春秋開始,「俑」開始替代活人殉葬,特別是在盛行「事死如事生」理念的秦漢時期,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陪葬俑不僅數量眾多,種類亦是十分豐富多樣。這些陶俑曾經鮮衣怒馬,但卻長期「生活」在地下世界,直到數千年後的「一束光」,將它們照亮,驚艷世人。

  本次展出的一尊秦跪射俑,出土於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跪射俑高1.2米左右,略高於真人蹲曲時的高度,其身穿戰袍,左腿曲蹲,右膝着地,雙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發狀。據介紹,秦代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更加生動傳神,真實表現了當年秦軍作戰時的情景。

  而另一尊出土於陝西咸陽的西漢彩繪陶騎兵俑,通高60餘厘米,騎手頭戴赤幘,上身挺直,右手握拳舉於胸前,左手握拳作持韁狀。身下的戰馬四腿挺立,昂首翹尾作嘶鳴狀,顯示了西漢強大的騎兵力量。此外,現場展出的漢代彩繪跽坐女俑和彩繪女立俑,面龐清秀俊雅、神態安詳、體態端莊大方、衣飾艷麗。特別是跽坐女俑,身體呈漢代宮廷標準坐姿——跽坐姿態,即兩膝着地,臀部壓於腳後跟上,生動再現了王公貴族家中的侍女風貌。

  虎符銅印 體現民族融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結束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局面。漢武帝即位後,繼續向南北拓展,先後設置河西四郡、西南七郡、東北樂浪四郡,使漢代的疆域空前遼闊。秦漢兩代400餘年間,中原王朝的版圖基本奠定,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意義。此次展出的戰國錯金杜虎符和漢「歸義羌長」銅印,便是這一歷史進程的見證。

  1975年出土於陝西西安的戰國錯金杜虎符,長9.5厘米,重80克,虎作走形,虎身有銘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意為:調兵之符,右半存於君王處,左半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調兵超過五十人,杜地將軍的左符須與君王的右符契合並勘驗無誤,才能行動。

  據介紹,虎在古代民間是守護神,在軍中同樣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其威猛雄武的形象,常被用來讚譽軍中勇猛善戰的將士,因而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也多被製成虎的形象,稱為「虎符」。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杜虎符,是目前我國所知時代最早、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秦國虎符,其造型生動,錯金渾厚,銘文謹嚴遒勁,是公認的國寶級文物。

  而漢「歸義羌長」銅印呈正方形,即人們常說的「方寸之印」,印面篆刻「漢歸義羌長」五字,是漢王朝頒賜西域羌族首領之官印。「歸義」印的頒授,體現了漢代各民族之間文化的融合,體現和印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

  金蠶木船 反映絲路繁盛

  兩漢時期是開啟中外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時代,張騫兩度出使西域,開闢陸上絲綢之路,漢武帝則開闢了通過南海、印度洋航路與西方交往的海上通路,聯通世界。作為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重點文物之一,此次展出的西漢鎏金銅蠶和漢代木船殘跡,反映了漢代對外交流和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

  出土於陝西石泉縣的西漢鎏金銅蠶,為內地首次發現的鎏金蠶,其通長5.6厘米,重0.01千克,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呈昂首吐絲狀,刻工精緻。這件文物不僅反映出陝西石泉地區在漢代的養蠶活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是漢代整個絲綢生產業態的重要見證,同時也反映了絲綢在中國古代中西方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而出土於陝西渭河橋遺址北側岸邊泥沙的漢代木船,長度逾9米,寬近2米,全船由16條船板通過非常複雜的榫卯結構拼接而成。這艘船不僅是陝西考古發現時代最早的一艘漢代木板船,同時其造船技術亦非常獨特,為地中海地區非常流行的工藝。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任雪莉表示,該船不僅在中國的造船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對外交流的重要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