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人生道德哲學
陳復生
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日語和英語的美國人魏寧博士,是美國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及博士、哈佛大學數學系學士。2010年來港,曾任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助理教授,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魏寧博士專研中國中古文學,對唐詩甚有研究。
他對《論語》亦非常熟悉,在電視特輯《世說論語》中,跟我們分享了他的見解:「西方一些傳教士看到《論語》時也很驚訝,他們發現跟西方的哲學很相似。他們把孔子跟歐洲古代一些哲學家相提並論,發現孔子跟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很重視一些道德觀念。但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例如《論語》特別重視家庭倫理;而古代歐洲的思想,比較重視個人主義,或是整體社會的利益。但孔子注意到這兩個層次之間的家庭層次,而家庭層次也非常重要。我認為《論語》可以給現在香港和內地很多啟發,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倫理,但《論語》中也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是說,我們先要管好自己的家庭,最後我們最高的理想是其他人,對我們家庭以外的人,也把他們看成好像兄弟一樣親密的人。」
非常贊同魏寧博士的看法,分別生於公元前551年的孔子和公元前384年的亞里士多德,兩位分屬東西方的偉大哲人,出生年代相距了約二百年,卻有着近似的哲學思想。
在孔子的思想中,以《中庸》為方法的人生道德哲學,旨在追求人類社會協調和諧地正常發展。 而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德性作為致幸福的手段,其本質就在於《中庸之道》。」
通過《論語》、《中庸之道》……讓我們看到兩位歷史年代、背景相異的偉人,其近似之處,更對我們的人生實踐,帶來了智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