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鴻】水流東風渠

  魏以進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這是一句歌詞,唱出了濃郁的思鄉之情。宜昌市區、小溪塔城區居民的飲用水,故鄉就在分鄉尚家河水庫。乾淨的河水從水庫出發,沿着一條蜿蜒盤旋的渠道,送到城區,流進千家萬戶。謂之東風渠,應該是承載了時代特徵,蘊含着特殊的歷史意義。

  居住在分鄉聯合村的退休教師陳有棋,對此記憶深刻,他說,他所在的周家院子,與黃柏河中游的尚家河水庫堤壩近在咫尺,不到7里地,東風渠從他家門口的高坡上流過,他戲稱,他60多年的人生就像繁華落盡的浮萍,被渠水帶向了遠方。每當太陽升起,他就會站在家門口,仰望高聳入雲的東風渠渡槽,有時會騎着摩托車到附近的山上去拍攝水渠,發到朋友圈,用構圖與色彩引來點讚。

  渠道也會穿山岩、鑿石壁,與天公比高。在他家附近,有一個山洞,人工開鑿的,從左爾埡進口,到叫化子岩屋出口,就像大山的動脈血管。其實,這是東風渠的第一條隧道。在當時的條件下,渠水不能爬山,必須鑽洞,就是挖隧道。隧道雖說不長,可開山鑿石,不亞於愚公移山。那個年代,人們都是自己帶着乾糧、揹着被子去搞建設,不計報酬,大多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白天揮汗如雨,晚上躺在地上數星星,可由於疲憊不堪,還沒數到10,轉眼便鼾聲如雷,連個夢都沒有。

  歷史不會忘記民工的付出。區裏的水利志記載,東風渠從1966年開始動工修建,1970年7月底竣工,中間因為有意外的插曲,一直到1971年4月才正式通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東風渠修通後,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0萬畝,解決了夷陵、當陽和枝江3個縣22個鄉鎮十年九旱的缺水問題,使全宜昌50%的耕地能旱澇保收。吃上飽飯的人們,伸出筷子時就會想起水渠流來的恩德。

  與時俱進是東風渠的特質,在保障灌溉的前提下,又增加飲水供應的功能,成為宜昌主城區、小溪塔及當陽和枝江共計兩百多萬人的飲水水源。黃柏河真正成了宜昌人民的母親河,東風渠堪稱宜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項偉大工程,毫無疑問將載入史冊。

  東風渠工程的硬骨頭是挖隧道。那是1966年秋天,陳有棋回憶說,先頭兵是枝江民工。他們說來打洞子,就是挖隧道的,起初雄心勃勃,說不超過三個月就能把隧道挖通。結果,三個月過去了,一百多位民工只清除了隧道出口的覆蓋,往裏面掘進不到兩米遠,只是觸及了冰山一角。面對堅硬的山石,他們毫無辦法,他們原以為這裏的山和平原地區的山一樣全部是土,殊不知硬茬在後頭。民工換了一批又一批,挖隧道工程卻沒有任何進展。盾堅不可摧,就要用更鋒利的矛來攻破,上面派來三名空壓機技術工人,住在周家院子專門指導民工,在向家坡築堤蓄水供應大型柴油機降溫;在叫化子岩屋山坡上修建空壓機站,用人工加空壓作用慢慢向裏面掘進;在周家院子大生田邊修建火力發電站,供應民工晚上點燈和隧道工程照明。有了臨時的電源,挖掘工程就像插上了翅膀。

  信念和精神有時會催生巨大的能量。民工們響應上級號召,天不亮就上工,即使揮汗如雨,也從不叫苦,沒有工程機械,就用鋼釬八磅錘打炮眼;沒有運輸工具,就用板車除石渣,用扁擔籮筐挑沙石。不少的民工磨破了雙手,身上也到處是傷,可沒有一個人中途退出。他們用這種原始方法在周家院子挖隧道、修渠道、建渡槽。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奮戰,民工們從左爾埡進口和叫化子岩屋出口兩個方向,同時向中部掘進,與詹天祐指揮民工開鑿居庸關隧道如出一轍。功夫不負有心人,東風渠第一隧道終於挖通。隧道挖通後,民工用預製磚砌牆和捲拱扣頂,在1970年上半年東風渠第一隧道完全竣工,第二年春天,東風渠全線貫通,清清的尚家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向了宜昌城區。

  如今,水龍頭一擰,能照進人影的自來水,都是東風渠的孩子。黃柏河和尚家河水庫的水告別家鄉,鑽進東風渠,一路歡歌,不停地播撒清涼和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