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登良路的文脈(二)

◆南園村吳氏宗祠。 作者供圖
◆南園村吳氏宗祠。 作者供圖

  木 木

  南園村坐落於大南山北麓,登良路與南新路交匯處往西的一片平壩上。該村大約是深港地區最古老的村落了,始建於南宋孝宗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現保存老屋數十間及祠堂、當舖、碉樓、圍牆等歷史遺蹟,屬於比較典型的廣府圍村。原住民以吳姓為主,所以又名吳屋村。吳氏歷來重視讀書,宋、明、清三代在朝為官或考取功名者達一百餘人。深港地區惟一有據可考的解元、萬曆版《新安縣志》主要修纂者吳國光,亦出自該村。

  來到南園村口,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書一聯:「一代英傑壯志豪情創大業,萬世子孫重彩濃墨寫春秋。」平仄對仗並不很工整,但言簡意賅,詞達意順。並且,這副對聯跳出大多數城中村以村名作藏頭聯的通常做法,避免了湊字的牽強,寓意清晰流暢,從祖先的篳路藍縷到子孫的繼往開來,生動地傳達出客家人特有的氣魄和精神。

  石牌坊順南新路而建,正面朝向登良路。進入牌坊後,是一條數十米寬的水泥路,兩旁不對稱地排列着一些貼着或紅或白瓷片的民居,底層開着各式各樣的店舖,一看就是近十幾二十年來新建的。南園街道辦事處躋身其間,樓很普通,場面不大。沿水泥路往裏走,路面很快就收窄成了一條條兩三米寬的小街小巷,縱橫交錯。主要街道有三條,均呈南北向,依次為東街、正街、西街,大多數老屋和古建築分布在這三條街道兩旁。正街居中,是吳氏宗祠和村廣場所在地,東街和西街一右一左護衛着正街。可以看出,當年村子的朝向和布局與今天是完全不同的。由此聯想到,若干年前,南頭半島上以南園村居中,北面是向南村,主體姓氏為鄭姓;南面是南山村,主體姓氏為陳姓;加上吳姓的南園村,以及一些雜然其間的小村落,如北頭村。村村相連,雞犬之聲相聞,兒女姻親互通,半漁半農,古意盎然……

  南園村與北頭村交界處,應是當年南園村的村頭,有幾株樹齡上百年的古榕樹,最高齡者達623歲,有「深圳樹王」之稱。古榕樹蒼老而遒勁的枝幹,堅定地伸向四周,像一把大傘為古村遮風擋雨,亦像一位飽經歲月洗禮的老人張開有力的臂膀,向人們講述這片土地的故事。大榕樹下是兩村的界牆,如今只剩下一米多長的斷壁殘垣,被榕樹蓬勃的虯根緊緊鎖住。這一米殘牆得以保留,當有老榕樹的護牆之功,因為拆牆就要破壞榕樹的根系。牆上隱約可見一道小門,應是當年兩村之間的通道,現在只有門框的輪廓,門洞完全被封死了,與蒼苔斑駁的古牆融為一體,宛然幾百年前村民生活的文物化石。

  農人荷鋤晚歸,漁人收網泊船,小孩子追逐打鬧其間,這樣的場景想來就令人陶醉。不過,鄉居生活除了溫情脈脈,矛盾和衝突也不少。據說,南園、南山、向南三大村之間以前常有械鬥發生,「吳陳鄭,打死人唔使償命」的民諺流傳於南頭半島上。南園村現存兩座碉樓,以及至今還享受香火供奉的鎮國將軍祠,彷彿是當年村民械鬥的一個註腳。鎮國將軍祠位於西街,始建於1870年代,現存建築為上世紀九十年代重修。祠堂供奉「鎮國將軍」吳應雷,乃廣東增城人氏。南園吳氏建村之初,曾遭受四鄰諸姓排擠。在一場大械鬥中,村裏派人去增城求援,吳應雷及時率領人馬趕來,讓吳氏站穩了腳跟,在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

  吳氏宗祠位於正街,三開間,三進深,是一座帶牌坊的彩繪建築。透過大門,可見正廳懸掛的「德馨堂」堂號。祠堂始建於元代,後歷經重修,保存完好。內有南園吳氏遷徙記載:南宋孝宗年間,原居增城古灘的翰林院士吳洪淵,四方遊歷講學來到南頭半島。他登上南山,見山腳下土地廣袤肥沃,四周碧波蕩漾,感覺是一片難得的風水寶地,決定在此建屋定居,吳洪淵遂為南園開基始祖。

  在吳氏宗祠大門外,有一個大約8,000平方米的廣場,是南園村民的活動中心。深圳數以百計的城中村,村村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廣場。南園村廣場讓我感興趣的,是周邊密布的食肆茶館。其中,方園幾十米距離內,竟有三家川渝菜館。這在廣府文化流行的地區,顯得有些突兀。我下意識地看了看旁邊精緻的吳氏宗祠,與這幾家裝修簡陋的地方菜館卻毫無違和感。把它們串聯起來的,大約是綿延上千年的移民文化吧。隨行的小伙子告訴我,這裏前不久剛舉辦過千人盆菜宴。參加盆菜宴的,吳姓老村民已經不多了,都是操着南腔北調的租客,以四川、重慶、江西人為主。如今整個南園村的戶籍人口只有180餘人,而非戶籍人口達3.5萬人。從周邊貼滿瓷磚的簡易小樓,以及小樓陽台或窗戶上支楞着的晾衣架,我清楚地看到了城中村對深圳城市發展的獨特貢獻:出讓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為成千上萬的外來打工者提供住宿,並形成新的市井文化,使一顆顆漂泊的心靈有了安放之所。

  南園吳氏,在新安置縣及新安文化傳承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即吳祚的陳情和吳國光的修志。明隆慶六年(1572年),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劉穩巡行視察民情至東莞縣南頭鎮。當時,倭寇侵擾頻仍,東莞治所卻在百里之外,每遇寇事,衙門鞭長莫及,百姓不堪其苦。得知劉穩巡行,眾人推舉德高望重的長者向劉穩陳情,希望設立新縣。這位長者便是南園村人吳祚,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含淚向劉穩訴說了百姓的疾苦及圖求保全的心願。劉穩深以為然,上奏陳述要害,恰與明王朝經略南海的雄心不謀而合。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朝廷析東莞縣南部濱海地帶及沿海島嶼另置一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意命名新安,轄今深圳、香港兩地,治所南頭。

  新安縣正式設立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數年後(1579年),南園村人吳國光榮登鄉試榜首,成為深港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考的解元。吳國光始任廣西永福縣教諭,後升任廣西興安縣令,轉任浙江樂清縣令。告老還鄉後,受時任新安縣令丘體乾之聘,主持纂修首部《新安縣志》,並參與籌建汪劉二公祠(紀念在1521年屯門海戰中英勇抗擊葡萄牙入侵的廣東海道副使汪鋐及在創建新安縣過程中厥功至偉的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劉穩),撰寫《海道劉公祠租記》。萬曆版《新安縣志》現已不存,但以此為基礎編修的康熙及嘉慶版縣志,成為今天了解深港歷史的重要史籍;《海道劉公祠租記》則是研究新安建縣的重要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