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刻畫藝術 創造多維度獨特世界 頂尖新媒體藝術團體Rhizomatiks中國首展
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中,日本留下了讓人驚艷的《東京8分鐘》,這段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特效,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新媒體藝術團體Rhizomatiks創作的作品。近日,Rhizomatiks中國首展「多維體」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互聯拉開帷幕,展覽突破科技極限,探索硅基時代「新型人性」,呈現領先全球的藝術科技融合創新力。這也是2021年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廣受歡迎的Rhizomatiks大展為中國觀眾特別升級的「更新版」,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4月7日。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
展覽入口處即看到一面白牆圍繞着「Rhizomatiks」字母生發出藍、白、黃等星星點點的「枝幹」,這些「枝幹」不斷生長蔓延開,直到整面牆爬滿盤枝錯節的神經末梢一樣的線條,密集的線條再匯成點狀、面狀色塊,在牆上流動。這便是此次展覽的首個新媒體作品:《根莖》(Rhizome)。這項作品使用Rhizomatiks積累的15年源代碼數據生成了視頻,映射了Rhizomatiks的多元活動。作品代表着Rhizomatiks團隊每一個人作為一個分散式的集體,追求富有創新的表達形式,類似於根莖一樣自由傳播在肥沃的土壤中,不斷生成新的分支。
三維雕塑與結合視聽
今次展覽多件重量級作品均有亮相,其中展覽同名作品《多維體》(multiplex),投影的AR合成舞者與主展場內的五個方塊道具相輔相成,配合聲光效果形成互動。牆壁和地面的視頻影像不斷交錯變幻,三者高度融合構成這場表演。同時,現場配置一台自主運行的攝像機全程多角度拍攝表演。該作品不僅是將真實世界中的表達形式移植到虛擬空間,更是一場虛實結合的實驗:團隊通過創造多種表演觀賞視角,嘗試構建出一個獨特環境,衍生人性的更多可能。另一展出的代表作是曾獲得各類獎項的影像裝置作品《粒子》(particles)。黑暗的展廳中,當閃光燈亮一下,觀眾便能看到巨大的球在螺旋結構的軌道上滾動,結合現場的音效,彷彿置身於一個廣闊的3D視覺體驗中,如幻如夢。
Rhizomatiks創始人真鍋大度介紹,《粒子》和 《多維體》就像是三維雕塑和視聽的結合體。這些作品不是用二維圖像來創造偽三維的表現形式,而是讓觀眾在實際空間中,用肉眼真實地看到三維動畫,從而體驗三維動畫。「作品是在疫情期間創作的,我們想借此讓人們思考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親眼所見的價值。」
全新作品探討AI的進化
作為Rhizomatiks中國首個大型展覽,「多維體」展覽展出了Rhizomatiks的新作品,探討2023年全球最熱議題——AI的進化。團隊運用前沿技術在未知領域開展實驗,挑戰以AI創作文本、圖像和音樂,實現可視化故事成像。「從新作品中可以見證Rhizomatiks團隊在實踐中反覆試驗、不怕失敗,融合科技和美學提煉表達,講述與AI共生的新世界觀。」策展人長谷川祐子介紹。
展覽館第二展廳裏,四面牆上展示着AI製作的影片,這便是此次帶來的AI新作。去年年中,好萊塢首次出現了全行業罷工、抵抗人工智能對行業帶來的威脅。「我們將這些新聞『餵』給AI,它以此為素材創作出了很多關於此次事件的不同立場的角色。」真鍋大度介紹,團隊給AI的資料非常少,但AI自動設定了相應的場景,做出了相應的劇情,設計了虛構的人物,甚至還做布景與分鏡,「好萊塢因AI而罷工,但他們對於AI的態度是否正確,我們也存在着疑問,所以製作了這個作品供大家思考。」
另一與AI相關的作品則是舞蹈。團隊讓AI對音樂、舞蹈等大量數據進行學習後,輸入音樂AI就會產生舞蹈動作並呈現出來。「從音樂上已幾乎分辨不出是人還是AI製作出的,但舞蹈與真正的編舞師創作的還有一定距離。」真鍋大度介紹,團隊在製作舞蹈視頻時,給AI的指令是把人類舞蹈動作轉換為建築物的狀態:「我們的目的是讓AI來編排對人類來說很困難的動作。雖然還不完美,但這是AI才能做到的新的嘗試,也是未來AI可能讓我們生活更便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