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王」藏玄機 反映良渚文化
玉器,是良渚文化最傑出的物質成就之一,其數量、體量、種類及工藝達到中國史前琢玉水平巔峰,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大關鍵所在。在浙江省博物館內,發掘自良渚反山王陵的玉琮王被稱作「鎮館之寶」。其形式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複,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記者 小凡 綜合中新社報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王明達表示,這件玉琮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那麼,玉琮王有着怎樣的「身世」,在良渚玉器中有何「與眾不同」,對中華文明的延續有何意義?
啄刻「神徽」尤為奇特
玉琮王除了個頭最大,奇特之處更在於其四面啄刻的「神徽」。在發現玉琮王之初,考古人員並未過多關注玉琮上的紋飾。其被送往文物庫房進行編號、拍照之後我們才發現,玉琮王上竟刻畫着頭戴羽毛髮冠、騎在神獸之上的「神人獸面」圖案。
這個圖案的主體為「神人」,面部呈倒梯形,眼睛、鼻子、牙齒都非常寫實。「神人」頭上還戴有高聳的羽冠,內層刻有連續卷雲紋的帽飾,外層為放射狀羽翎大冠。「神人」的四肢都以陰紋細刻而成,上肢作抬臂、彎肘狀,五指平張。「神人」的身下是一隻伏在地上的神獸(形似老虎),外框有橢圓形的眼瞼,之間以橋形凸面相連,有鼻樑和鼻翼,闊嘴內有尖利的牙齒。
王明達解釋道,玉琮王上的「神人獸面」圖案背後是一種信仰,能够騎在虎背上征服老虎,代表着一種特殊的「神力」。玉琮王上的「神人獸面」圖案,在所有的良渚玉琮上幾乎都刻有,只是繁簡不一而已。這或可說明良渚社會已有相當統一的政體,信仰的統一實際是人間社會統一的反映。
中華玉文化獨樹一幟
「偉大而無用的藝術品的產生,是文明的標誌之一。」王明達講解道,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權為紐帶的文明模式。當時的王權掌握了稀有的玉料,做成了各種代表身份地位的成組的玉器。
良渚玉器的主要種類有琮、璧、鉞等,玉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每件玉琮上都刻有神徽圖案,良渚玉器文化達到中國史前玉文化的最高峰。
一件玉器的質地、製作工藝、形態等,可以反映擁有者的身份、地位及權力,是古老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所以說,玉器是中國特色文明的最主要的指示物之一,在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中起了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正所謂「藏禮於器」。其中,玉琮王是良渚文化五千年文明史之中最有代表性的神聖玉器。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良渚文化尤其是良渚的玉文化,對同時期和更晚的龍山時代及周邊文化都有着廣泛影響,分布範圍達到大半個中國。殷墟、三星堆等許多夏商周時期的遺址中,也發現了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由此可見良渚文化對中華禮制文明的意義。
中國是古代世界三大玉作中心之一,另外兩大中心分別在新西蘭和墨西哥,但三者的歷史與文化傳統各不相同。
王明達進一步闡釋,墨西哥玉文化主要由當地祖先瑪雅人創造,到如今玉文化已經斷層。新西蘭玉主要由當地原住民毛利人採掘琢磨使用。但事實上,新西蘭玉主要講的是玉料的產地。而且新西蘭玉的玉器數量較多,但種類不多,與中國玉器相比,樣式相當簡單。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是最早製造和使用玉器的國度。中國用玉的歷史延綿久遠,古代玉器工藝有近萬年的歷史,其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至今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