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稻米回家 復育變大變甜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在大埔林村龍丫排丟荒數十年的米田上復育多種港產稻米。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在大埔林村龍丫排丟荒數十年的米田上復育多種港產稻米。

三款具潛力品種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張弦 攝
三款具潛力品種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張弦 攝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成員。左起:王韶昀、袁易天、方韻芝。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成員。左起:王韶昀、袁易天、方韻芝。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矮種絲苗
矮種絲苗

  本地團隊帶33種港產品種歸鄉 補全「港米家族史」

  農業曾是香港開埠後的主要產業之一,但隨着上世紀七十年代新界發展新市鎮和經濟起飛,加上內地農產品輸港,香港的農業到八十年代後日漸式微,不少耕地荒廢,不少香港以往生產的稻米亦已消失。特區政府去年推出《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以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而由本地農夫及環境教育工作者等組成的團隊,近年在菲律賓及美國尋找到上世紀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更成功復育,包括曾遠銷至海外的元朗絲苗米。有關的團隊希望本地農民可耕種已失傳的稻米,更計劃建立本地傳統米資料庫,讓公眾了解本地傳統米歷史。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香港農業項目「大地予我」團隊2019年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以及美國的種子庫中,找回上世紀在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的種子,並在大埔林村的農地成功復育,指出所有品種仍然適合在香港種植。

  前身元朗絲苗 曾為貢米 馳名海外

  團隊經過提純和育種,挑選出三款較有潛力的品種,包括「老鼠牙」、「遲花絲苗」及變異的「矮種絲苗」,其中的矮種絲苗其實是傳說中的元朗絲苗米。該絲苗米米身修長,兩頭尖,入口軟滑,明清時代一度成為上呈皇帝的貢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更馳名海外,遠銷至海外華僑。

  不過,這款元朗絲苗米已失傳多年,最後的紀錄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記錄主任王韶昀昨日介紹,該絲苗的種子在本地復育,在培育後期出現了變異。2021年,他們發現其中一株早茬絲苗的米粒變大,穀殼變白,同年晚茬再出現遲開花特徵的植株,到第二年晚茬發現矮化植株,至今矮化特徵穩定維持。

  絲苗變異 再生力強 嚼出甜味

  他認為,變異的矮化絲苗再生能力很強,並會長出很多新的分支,且新分支亦會成功開花再重新結米,因此認為作為再生稻是十分好的品種,「口感類似現在吃的泰國香米,三個品種都比較甜,好容易咀嚼出甜味,矮化絲苗米粒口感則接近現代米。」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計劃經理方韻芝表示,整個團隊都非常重視文字紀錄以及發布工作,希望藉由這個項目,可以書寫香港的稻米歷史和紀錄,讓日後有興趣的人士能夠找到相關的資料,而米亦與社會大眾有密切關係,希望公眾可以了解更多資訊,包括農夫是如何揀出米給巿民食用,以建立米與人之間的關係。

  她表示,參與這個農業項目的團隊雖有不少意見和問題,但反而有助推動工作,「每個人面對和負責的事情都有不同,每次開會時也會有好多問題會提出,但這樣反而幫助團隊推進工作,想清楚這件事是為什麼而做,亦令團隊成員之間更加磨合。」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農場經理袁易天表示,未來將會建立本地傳統米資料庫,令公眾了解本地傳統米歷史,了解這些品種的相關資訊,而想要種植稻米的農民亦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種植的品種。

  王韶昀表示,未來工作是主要嘗試穩定「矮種絲苗」和其他品種稻米,以及填補這些傳統稻米的空白,至於如何宣傳和推廣,他則表示歡迎與其他機構及農夫合作,或拿米種試種,團隊亦考慮尋找食肆以及食品開發業界人士,幫忙思考如何加工稻米,讓其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