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古人飲食智慧的啟示 二十五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節選)── 李隆基(唐代)
趙素仲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節選)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戊戌夏
素仲配畫
註:畫中「隆」字誤寫「龍」字
李隆基,也是人們很熟悉的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留給後世許多戲劇素材,老百姓對他與楊貴妃的故事,對他在位前期任用賢相,國家穩定,被歷史稱為開元之始,可惜晚年倚任奸臣,釀成安史之亂,令極盛的唐朝走向衰弱。
此詩是描寫端午節,唐明皇在三殿大宴群臣,食粽子的情形。詩前有一序,序言中所指的粽子:「新筒裹練,香蘆角黍。」據記載此粽為九子粽,是用香蘆葉裹製的。
我們在端午節也包粽,但不是用蘆葉,只用竹葉,但那竹葉的香氣亦足以解暑。包粽子大多離不開鹹蛋黃、五花肉為主。但我的粽子有所不同。棄鹹蛋黃,取鹹雞蛋做蛋黃。做法是將雞蛋的蛋白取出,用做蛋糕,將雞蛋黃用碟承載,碟上先鋪一層幼鹽,雞蛋黃上再放一層幼鹽,如此放在冰箱任由其吹至乾硬(約需時20日)。五花腩肉也要與別不同,切件後抹乾水分,用鹽、糖、生抽、蠔油撈醃,也任由其在冰箱風乾,約15日即可。用此方法包好粽子後,五花肉夠味夠乾,雞蛋黃半融在糯米上,真是又香又滑。你下年端午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