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字水】詞寄愁情見者憐 「薄命紅顏」得善終

  「自古紅顏多薄命」,就算是博學多才的女詩人、女詞人,也會遭遇坎坷,甚至下場悲苦。如李清照和薛濤皆晚年淒涼寂寞,何況那些流落風塵的女子?她們往往極難找到一個完滿又安穩的結局,紅顏薄命的魔咒誰可化解、誰可例外?有的!這幸運兒要屬宋代一位青樓女子——聶勝瓊。

  有關聶勝瓊的故事,可見於明代梅鼎祚的《青泥蓮花記》:「李之問儀曹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都下聶勝瓊,名倡也,質性慧黠,公見而喜之。」即是說禮部屬官李之問,因任職期滿來京城改任,遇見聶勝瓊,非常喜愛。聶勝瓊乃京都名妓,美麗聰慧。兩情相悅,遂相聚歡好。

  「李將行,勝瓊送別,餞欽於蓮花樓。」兩人度過一段風光旖旎卻很短暫的時光,李之問將要出京了,畢竟他只是暫留京待命,任期一到他就要走了。聶勝瓊萬般不捨,也不能不分開。她為之送別,餞飲於蓮花樓。

  她在餞別宴中,「唱一詞,末句云:『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李之問大為感動,遂又停留時日。」她唱的一首詞,是借了歐陽修《蝶戀花》中的一句,把依依不捨之情盡情傾訴,令李之問非常感動,又多留數日。但因家中催促,李之問只得回家。

  正因《別情》方能再會

  「不旬日,聶作一詞以寄李云……蓋寓調《鷓鴣天》也。」即不足十日,李之問在半路上就收到聶勝瓊寄來的一首詞。這是一首調寄《鷓鴣天》的《別情》,全文是: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這是離別時的所感所受而作的詞。詞的上闋寫離別,起句以送別入題,「玉慘花愁出鳳城」,正表現送別的愁苦,顯示她淒涼的內心世界。她送別李之問離開京都時,情意綿綿,愁思滿懷。蓮花樓是送別的地方,樓下青青的柳色,正與離別宴會上回蕩的《陽關曲》相應。「第五程」比喻路程之遠,一程又一程地遠遠離開了她,是多麼的苦。

  下闋既寫臨別之情,又寫別後思念之情,「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呢?相戀之深,思念之切,夜雨正反照了離人淒苦,只不過沒人知我此時情懷。「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兩句,何嘗不正是「淚似簾外雨,點滴到天明」?又如「梧桐樹,三更下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聶勝瓊這首詞對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繪,更顯得深刻細膩。它把人的主觀情感與雨夜的客觀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枕前淚」與「簾前雨」這兩幅畫面相聯相疊,而「隔個窗兒」更見新穎,突出了詞人的獨特之處,也更深化了離別之苦,因為滴到天明的,不僅是「簾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淚」。

  詞寫得平白易懂,一字一句都是誠摯的相思意。「之問在中路得之,藏於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妻喜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夫取歸。」那是說李之問在返家途中收到這首「情詩」,將之藏在行李之間,怎料被其妻發現看到。

  才情相憐「救風塵」

  或許聶勝瓊自己也沒有想到,這首詞成了她一生命運的轉捩點。李夫人從丈夫的箱子中偶然看到這詩稿,她自然料到是怎麼回事。一問之下,李之問也如實相告。李夫人是個聰穎明理、知書識墨的女子,她見《鷓鴣天》這首詞流露的才氣和深情,不但不嫉妒吃醋,反而被作者的才華和真摯的感情所感動,因而作主出資置購妝奩,讓夫將聶勝瓊迎娶回家。

  「瓊至,即棄冠櫛,損其妝飾,委曲以事主母,終身和悅,無少間焉。」聶勝瓊入門後,即鉛華盡洗,不作濃妝艷抹,盡棄華麗打扮裝飾,一心一意地侍奉主母,終身和諧共處。

  聶勝瓊比起「空結同心草」的薛濤、「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以及明末「秦淮八艷」的董小宛、柳如是與陳圓圓等幸福得多了。

  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不高,就算曾艷幟高張、才名四播,也總憂心自己的命運,想要一個安穩的歸宿。幸而聶勝瓊的才情得到李夫人的賞識,成就這段別樣的「救風塵」佳話。

  聶勝瓊的生卒年月皆不詳,《全宋詞》僅存詞一首,不算是才女,然而這首詞確乎給她的命運帶來轉機。後世名家對此詞的點評甚高,清代的許昂霄《詞綜偶評》說:「風致如許,真所謂我見猶憐者也。」

  ◆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