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涇渭「隨時清濁」 世事變幻難定

◆ 灞河,古稱灞水。古時折柳送別地,如今已成為城市「生態花園」和國際化的「會展名城」。圖為西安滻灞生態區。 資料圖片
◆ 灞河,古稱灞水。古時折柳送別地,如今已成為城市「生態花園」和國際化的「會展名城」。圖為西安滻灞生態區。 資料圖片

  漢代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有一成名作《上林賦》,其中描述了「八水繞長安」這個景致: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

  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及周至縣界。它本是秦代的舊苑,漢武帝時重修並加以擴大。《上林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此賦先寫子虛、烏有二人之論不確,來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誇飾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勢、水產、草木、走獸、台觀、樹木、猿類之勝,然後寫天子獵餘慶功,最後寫天子悔過反思。全賦規模宏大,辭彙豐富,描繪盡致,渲染淋漓。

  由文中「蕩蕩乎八川分流」句,而奠定了「八水繞長安」之說。這句話中的「八水」,是指長安(今日西安) 四周的八條河流,即渭河、涇河、灃河、澇河、潏河、滈河、滻河、灞河。它們的方向和位置,是有句口訣的,即「東滻灞、北涇渭、西灃澇、南潏滈」,也就容易記了。

  時代變遷 滄海桑田

  「八水」均屬黃河水系, 渭河和涇河屬其中兩大河流。古人認為:渭河水清,涇河水濁;兩水合流後,清濁依舊分明。後人以此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區別,故有「涇渭分明」這成語。此詞最早出自《詩經·邶風·穀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河水清澈見底。

  涇河,亦稱「涇水」,源自甘肅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渭河,亦稱為「渭水」。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合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再注入黃河。《山海經註》提到:「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由此可見,自古即有涇、渭之清濁不相雜的說法。

  不過,也有另一說法,指「涇濁渭清」是不一定的。有一位我們十分熟悉的清末學者譚嗣同,對此做過仔細的觀察,認為河水的清濁,是隨着季節時序而改變的,他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說:「留心觀之,夏秋二水皆濁,冬春二水皆清,合流處亦隨時清濁,……豈可據為常清濁哉?」所以涇水和渭水的清、濁,並沒有一定,是隨着季節以及二河水位上升或乾枯而有所變化。譚嗣同的說法推翻了人們刻板的認知,和現今地理科學的研究不謀而合。

  「八水」中其他各河原本各自直接匯入渭河的,然而由於時代變遷,滻河成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為潏河的支流,潏河後又與灃河交匯。真是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就算古代的長安與今日的西安相比,面積大小也不盡相同。

  漢代長安城的遺址座落於今天西安城的西北角,佔地36平方公里;唐代長安城則在南面,面積大一倍多;今日的西安始建於明代,卻又小得多。令人驚嘆的是,這裏是十三朝的都城,眾多君王不約而同地選擇以此地為政治中心,直至今日仍不時發掘出千年前的文物、陵墓,真有「時空交錯」的感覺。

  ◆ 任平生(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多年深耕於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