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復辦「一簽多行」也要提升服務質素


  本港市道復甦不如預期,近期有關農曆新年前恢復「一簽多行」及開放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消息甚囂塵上。昨日立法會上再有議員建議,應恢復內地旅客「一簽多行」安排,並擴展至廣東省內外多個城市。隨着本港不斷推進完善融入國家發展,與內地之間的人員往來只會愈來愈頻密,這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然而,元旦內地旅客滯留事件,暴露出本港的旅客承載能力,以及業界的一些怠慢旅客慣常陋習都亟待改善,否則即使恢復「一簽多行」,恐怕亦難起到救市效果。

  「一簽多行」並非新鮮事物,過去中央為幫助本港經濟走出低谷,2003年先推出個人遊,2009年變為「一簽多行」,但之後本港方面嫌來港內地旅客太多,改作「一周一行」。時至今日,本港的零售和旅遊業無復當年勇,內地價廉物美服務優質,令港人北上消費成風,旅客南下意慾不振,於是又有不少意見主張恢復「一簽多行」,催谷內地旅客來港。

  「一簽多行」本身並沒有問題,雖然由此來港的旅客不一定都會過夜留宿,卻能增加各區、各景點的「人氣」,從而催谷各式消費。可是,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只不過約43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本港的接待便「搞出個大頭佛」,大量內地客在觀看跨年煙花後想循陸路返回不果,並被部分本地網民污名化。精打細算本來是旅遊業的常態,在酒店等住宿爆滿及哄抬房價下,旅客前往鄰近地區住宿實屬自由市場供需的正常運作。本港業界應正視自身在客流多時,習慣性地坐地起價的短視行為。內地旅客寧願舟車勞頓即日返回,不願留下充當冤大頭,不能片面責怪特區政府事前沒有做好接待旅客安排。

  隨着內地旅客到全球各地旅遊愈來愈便利,香港各行業不但要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力,還要團結一致,合力經營好香港「好客」的金漆招牌,否則就算實施「一簽多行」,旅客來了之後體驗糟糕,誰會願意一再來花錢買難受?誠如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所說,政府要確保重啟「一簽多行」是可以持續的政策,不要因為人多就變「一周一行」,人少就「一簽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