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玉言/甜鹹香港\小杳

  圖:港式甜品。\作者供圖
  圖:港式甜品。\作者供圖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單位食堂早餐每天安排豆腐腦,一盆肥嫩的豆腐腦,一盆蓋澆滷汁,裏面黃花菜、木耳、肉末,這滷汁必須勾過芡,澆在豆腐腦上吃。過去一直這樣吃,感覺挺好。直到去了香港。

  香港堪稱甜品勝地。如果從西環上環開始走,走過中環灣仔銅鑼灣,一直走到東區的北角筲箕灣,沿途甜品店、糖水店抬眼即見,隨便進到哪一家,menu上都羅列十幾種。並且幾乎任何一家餐館,不管中餐館還是西餐館,家家必備餐後甜點。點餐或用過正餐後,服務生總會問一聲「要咩甜品?」這些甜品,樣樣好吃,我等毫無招架之力。有時朋友約飯,我因手頭工作一時走不開,就告訴他們「不用等,我趕在甜品上來前到就OK了」。前一陣Chloe來京,還提起這個話題。

  港式甜品分兩種:一種是糖水,一種是糕點。既有傳統老號,也有中西合璧新花樣。傳統的味道正宗,創新的博取眾長,無一不美。初來時,立誓吃遍全港甜品店。很快發現自己「年少無知」,大大低估了香港甜品的豐富多樣,不敢再提。聊起來,才知不止一位朋友曾立下這個flag,其中還有男生。結果大家都發現自己太幼稚,沒聽說誰最終完成了這個宏願。

  在香港任何一家甜品menu上,甜豆花是「出鏡率」「點播率」最高、人氣最旺的甜品之一。行山途中,人跡罕至的舊村落,總會有一兩家留守的老人。這些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過去是村裏的原住民,因農耕漁業式微,不再下田下海,年輕人又紛紛到城區工作,老人們留下來,既有一爿屋瓦遮風擋雨,也經營一份小小生意。小士多店除了賣水、提供泡麵,甜豆花也是荒野恩物。一碗嫩滑的豆花,加白砂糖或蜂蜜、桔子粉,半分酸甜甜,半分幼滑,顏色鮮明,清清爽爽,解餓解渴又消汗。從此吾輩豆花改甜口。

  傳統港式甜品主要有「二沙三糊」──綠豆沙、紅豆沙,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糊。說着簡單,其實講究不少。比如綠豆沙,要與海帶(港稱「昆布」)一起燉,是祛暑佳飲。比如紅豆沙,要搭配蓮子、陳皮,豆子的沙感、蓮子的爛糯、陳皮的藥香,混合一起,尤其是加入陳皮,聞有香、看似無、入口甘,絕配!有的紅豆沙裏再加入湯圓,也好吃。芝麻糊則要強調手磨現製,黏稠爽滑,香而不膩。王家衛《花樣年華》裏,蘇麗珍在周慕雲生病時送上一碗芝麻糊,表達欲說還休的朦朧情愫。想必這碗芝麻糊一定是女人手磨而成,是飽含了心思的。

  我第一次吃糖水昆布是在號稱香港「南極」的蒲台島。靠近碼頭有一家小店,主事的是一位面目和善的老婆婆。過去吃海帶,都是鹹口。在這裏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海帶居然可以做成甜品。這道糖水,既無海腥味,也不勁梗,綿軟如絮,入口即化,隨甘而甜。有些不喜海帶的人,就因一碗糖水昆布,而改變了味蕾偏好。

  還有一些超出過去認知的另類甜品,比如糖水腐竹。有次去火炭黃sir葉校長家農莊,他們準備了腐竹薏米白果糖水──這也是沒見過世面的我第一次吃甜的腐竹。腐竹薄如蟬翼,薏米和白果都略略有一點嚼頭咬勁。初夏時分喝一碗糖水腐竹,祛濕解暑補氣潤津。二○一九年端午節,我去塔門島認識了一位叫陳蘇的老者,他與幾位當地漁民在島上小館與我們共進午餐,我用蹩腳的粵語跟他們聊天。陳蘇老先生說塔門產鮑魚,有一道特色甜品「糖水鮑魚」。又讓我大為驚嘆!可惜當時不是吃這道美食的季節,無緣得嘗。今後或許也再無機會品嘗了。

  異國風味的餐館正餐和dessert都味道純正。上環有一家泰餐館,幾次入選米芝蓮榜單。他家招牌菜是咖喱蟹,咖喱汁炒得香濃味厚,裹住螃蟹(有時也用蝦),香倒一片人。小夥伴們都喜歡用這咖喱汁拌米飯,一來這裏就成了「幹飯人」。葉類菜必點蝦醬炒通菜,鹹香入味。他家的甜品,椰汁黑糯米配芒果一定要嘗嘗。糯米蒸得透軟,澆上椰汁,再加上泰國當地芒果,酸甜香糯汁甘,人間至味。

  至於糉子,北方多為甜食,在香港則常常做成鹹口,塊頭很大,一隻足有小半斤,很「不香港」。裏面瑤柱海米火腿蛋黃滿滿當當,多切片來吃。二○二一年端午節,朋友送了兩隻自製大糉子,突然天降疾雨,急忙打的士。司機見我沒打傘,盡量停在靠近我的路邊。快到時我把兩隻糉子送給他,他連連說:「哎呀,我沒有準備什麼東西回送你!」我說不用不用,祝您全家節日快樂。他連聲道謝。

  甜鹹香港,有那麼多好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