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淺談】鄭和七下西洋 盡展大國風度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於漢代,成熟發展於唐宋,至明初鄭和七下西洋,更達至空前的盛況。鄭和(公元1371年至1433年),雲南昆陽人,回族,本姓馬,13歲入宮為太監,分派往北京燕王府任職。後來隨朱隸起兵有功,升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他小字三保,故世稱三保太監。明成祖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命鄭和首次通使西洋。
明朝時以婆羅州(今嘉里曼丹島)為界,將南海西部、西南部、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包括孟加拉灣、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及非洲東海岸一帶等廣大地域概稱為西洋。鄭和先後七次出使西洋,歷時28年(公元1405年至1433年),每次都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前三次航程主要是東南亞和南亞一帶,途經今日的越南、菲律賓、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孟加拉、印度、馬爾代夫及斯里闌卡。第四至第七次航程遠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一帶,包括今日的伊朗、阿曼、也門、沙特、索馬里、肯亞和坦桑尼亞等地。
和平貿易 互通有無
鄭和每次出海,大小船艦400多艘,其中最大的寶船長44丈,寬十八丈,可載1,200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伴隨鄭和出使的包括使節、官員、士兵、翻譯、醫師、水手、天文家、工匠和採辦等,合共二萬七千多人。船艦的規模和實力相當於現代六艘航母戰鬥群,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不過鄭和每次出航都是和平友好的訪問及促進與各國的貿易,非不得已才使用武力。
例如明初活躍於馬六甲海峽一帶的海盜,經常劫掠往來的商船,令各國商人頭痛不已。鄭和第一次出使回航時清剿了以陳祖義為首的海盜集團,自此「海道由是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樂」。鄭和的船隊載有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金銀和銅鐵器具等,部分贈送予各國的國王和酋長,部分則與各地進行互市貿易,以中國的輕工業產品換取當地的土特產,例如香料、胡椒、棉花、珊瑚、珍珠、瑪瑙和寶石等。而鄭和每次回航時,都有不少的國王、貴族、使臣和商使隨船隊到中國。據統計,鄭和下西洋28年間,共有30多國的國王和使臣來到中國活動,並且覲見明朝皇帝。另一方面,鄭和的船艦從未劫掠西洋各國的財物,也沒有侵佔土地或建立殖民地。
豐富文化 拓寬見聞
在與各國的文化交流中,鄭和與隨行人員馬歡和費信等人記錄了各國的風土民情、山川形勢、政治宗教和經濟特產等。當時帶入中國的長頸鹿、斑馬和鴕鳥等令國人大開眼界,國人亦向外國技術工人學習燒製玻璃的技術。鄭和船隊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大量海洋科學數據,通過勘測繪製而成的《鄭和航海圖》,為往來中國、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提供了航海指南。
總括而言,鄭和下西洋既是和平友好之旅,也是文化貿易之旅,在世界航海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 緩圓(資深中學中史科及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