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峰漫話】神農救急扶危 深得醫者信仰

◆ 圖為「神農帝君」神位。作者供圖
◆ 圖為「神農帝君」神位。作者供圖

  香港是個民間信仰多元開放的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所屬的行業神,例如中醫藥行業就有「神農大帝」。中國民間信仰傳統上崇尚天道自然,強調和諧相生。我們的祖先相信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神明主宰。

  「藥祖」的傳說

  相傳「炎帝神農」創製農具,種五穀,創立巿場交易規範,故後世尊稱為「藥祖」、「神農大帝」或「炎帝神農」。「藥祖」的傳說,神農氏得知人因疾病所侵,天命有限。於是遍嘗百草,尋找藥石救急扶危。神農嘗百草的功績,後人尊奉為神明「藥王」。

  現存的「神農大帝」神像大致有兩種:,其一為手持稻穗或草藥,象徵教民耕種、嘗百草;其二為穿戴帝王的衣冠束帶,玉面長髯,表現民族始祖的帝王氣象與愛民護民的仁智風範。又神農大帝面部顏色有「赤」、「綠」、「黑」三色:「赤面」神農大帝代表尚未誤嘗毒草,臉色紅潤;農民多奉祀「紅面」壯年之神農大帝;「綠面」傳說祂教民農耕前,未能飽食而面有菜色之模樣;「黑面」則代表神農大帝嘗百草中毒,導致全身泛黑犧牲,醫藥界為紀念神農誤食毒草,故多祀「黑面」長鬚之神農大帝。

  西漢末年劉歆撰《世經》將神農與炎帝合稱為一。班固《白虎通·號》:「……謂之神農何?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劉歆為配合其五德終始說,黃帝為土德,神農為火德;火可焚耕、熟食,與農業、醫藥之關係密切,故將神農與炎帝分屬兩個不同的傳說系統合而為一,突顯其農業和醫藥之神格。

  中醫藥業的守護神

  東華醫院自1872年成立開幕,即崇祀公認為中醫藥發明者的藥王神農氏,神位供奉位於醫院大堂中央,代表贈醫施藥、拯救病苦的精神。廣華醫院1911年成立,也將神農氏的牌位安奉在醫院的東華三院文物館內,農曆四月廿八日定為神農誕。另外香港中藥聯商會都有供奉神農大帝,每年都有誕期祭祀。

  而坊間供奉「神農大帝」的廟宇,例如葵涌石籬坑村的七聖宮,該廟香火十分鼎盛,善信祖籍大多是汕尾陸豐甲子鎮,主要集中居住北葵涌一帶。該廟除了供奉主神「七聖娘娘」外,還有供奉「神農大帝」。近年香港受到疫情影響,敬拜「神農大帝」祈求健康安寧,自然是廣大巿民的共同願望,近年有很多行山認藥團體和中醫藥團體人士組織行山活動,都會前來石籬坑村的七聖宮參拜祈福,兼遊毗鄰金山郊野公園,這條行山路線風景怡人,鄰近巿區,誠為時下一個特色行山路徑之選。

  ◆ 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