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大勢主動融入灣區 展港所長協作共贏
紀緯紋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顧2023年,香港在參與區域融合方面經歷了前所未見的快速發展,在經濟、社會和制度等層面收穫了豐碩的合作成果。展望2024年,區域融合發展給予香港經濟和社會的機遇相信只增不減;縱然面對一定的挑戰和困難,但只要調整好對城市和區域發展的認知、及時掌握國家和全球局勢所帶來的機遇、主動地全領域和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並積極參與區域內外聯動,香港必定可以盡展所長,爭取高效發展和共贏的理想成果。
在2023年年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總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橫琴總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三年計劃)和包括《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深都規劃)在內的廣東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文件相繼出台。綜合2019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2023年11月發布的《「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數字灣區),整片區域將從宏觀到微觀作出現代化、多層級和全方位的戰略規劃發展,充分展現出以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模式來應對外部挑戰和內部發展需要,深具力爭打造一個新珠三角和一個新廣東的意味。對於站在發展十字路口、迫切面對發展方式和路向抉擇的香港,區域融合是更好應對日益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並推動持續發展的必然之選。上述規劃文件呈現出的全方位戰略、數字化發展趨勢和大規模的特點,對香港來說既是關鍵的挑戰也是重大的機遇,而靈活、速度和制度是香港有效應對挑戰和致勝之法。
區域融合是香港持續發展不二之選
《前海總規》提出進一步提升國內商事環境至更加符合國際慣例,對焦和提升金融業、會展業、商貿物流、科技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新型國際貿易發展的目標;《三年計劃》提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深都規劃》提出通過同城化發展來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加快先進製造業發展等。這些規劃帶出的是一個構建要素能自由流動的、富有現代化產業的國際一流市場的全方位戰略,加上內地為數不少的大型企業的投入參與來共建一個有將近9,000萬人口的巨大市場,將是香港的重大機遇。
此外,《前海總規》提出通過發展數字經濟打造前海成為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三年計劃》和《數字灣區》推動粵港澳三地在商貿、金融、公共服務的數據共享,以及身份統一認證等措施;數據互聯互通亦是都市圈發展與城際協調的關鍵。香港雖然致力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但不論在產業活動或民生事務的數字化發展上仍有明顯的不足。如產業活動方面,內地的貨櫃碼頭已經高度數字化和日益應用人工智能,香港需要努力追趕。又如民生上內地巿民的日常生活已經高度數字化,一部手機便可以處理所有事務,政府的管理亦然;反之香港在零售、的士等不少服務行業仍是「現金為王」,政府部門App的穩定性和應用範圍亦有待改善。
透過戰略規劃達成各個長遠目標
當然,《前海總規》強調通過要素便捷流動、高效配置、與香港的產業和市場聯動互通,可為香港拓展發展空間;《橫琴總規》提出深化與香港—深圳極點的聯動發展和加強與香港在金融、投資貿易、專業服務、物流等領域的合作;《數字灣區》亦提出構建一個智慧和便利各類商事和民生事務流通的區域。這一切都將為香港產生一個有利並充滿機遇的龐大空間。香港特區政府近期公布的《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和《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是及時的戰略回應;日後更應編制聯通四大支柱產業、深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和合理分工、加強產業話語權和增值能力的戰略規劃。特區政府需要通過這類及時的戰略規劃來建立和呈現宏觀和長遠的發展目光,並通過日益完善的內外部制度安排,主動地掌握香港和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大局。這將一方面有利加速香港的經濟與社會和行政本身的新陳代謝,另一方面更好融入深圳都市圈並加強協同發展。香港持份者的優勢在於靈活運作和快速應對,近月快遞公司、旅遊巴公司、旅行社以至一般市民對深圳山姆超市熱潮帶來的商機的應對說明了一切。只要特區政府在區域融合的制度上搭好平台,香港商人和市民便會在經濟和民生事務上快速找到發展的機會,在大灣區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