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冰箱裏的煙火味

  韋 佐

  下晚班後,我去了小區附近的菜市。彼時,豬肉攤生意已近尾聲,但攤主熱情不減:「老闆,這豬是本地豬,快收攤了,便宜賣啦……」我裝着懂行的樣子,彎腰看豬肉時,還伸出食指按了按,彷彿動用一個指頭就能判別那到底是疑似本地豬還是正宗本地豬。

  這幾天,天正冷着,只是攝氏十多度。「要不,做點臘肉吧!好幾年不做臘肉了。」我突發這個念頭。這麼想着,目光已落在兩張豬頭皮上。攤主手上的鐵鈎幾乎同時落到豬頭皮上,「這可是正宗本地豬,你是老熟客,優惠一點。」我應了一聲:「買吧,兩塊豬頭皮一起買。」攤主拿起鐵鈎利索地勾住豬頭皮,過秤,報出錢數。隨後拿過一支小瓶液化氣,點火。一串藍色的火苗帶着風聲,「呼呼呼」地燒燎着豬頭皮上溝壑縫隙裏的短毛細毛。攤主提起尖刀一陣猛刮,之後,用塑料袋包好,遞給我。我掃微信,付賬,走人。

  我製作臘肉的工序已流於簡單:用細鹽,外加生薑汁、醬油、幾滴白酒反覆搓抹之後,放在大盆裏,醃完,蓋好。三四天後,用溫水洗淨,再用製成「S」形的鐵線,一片一片地勾住,掛在陽台上。隨後,交給寒風、陽光和一小段冬天時光。老家坐落於兩廣丘陵邊緣的坡野上,漫山遍野都是人工種植的杉木林和少量的天然林,柴薪充足。小時候,家裏一日三餐一律燒柴。製作臘肉必經煙燻,因此臘肉確切的名稱應叫燻肉。到秋冬時節,氣溫要比桂南海邊低三五攝氏度,這是製作臘肉、燻肉的分水嶺。桂南海邊,到秋冬時節濕度仍比較大,仍比較暖和。要製作地道的臘肉,桂北、桂西天氣稍微乾冷的時段更為適宜。

  過年殺豬,豬肉(豬頭皮當然也算)以上述方式醃製結束,先提到屋外曬太陽,待水分滴乾後再懸掛於灶頭上方。天天燒火,一兩個月煙燻,燻肉即告成。不過,如今在村上,煮飯極少用柴火而改用電用燃氣。但要做燻肉,仍要用柴火,如此才燻出人間煙火味。印象裏,雲、貴、川、湘、贛等省份,仍習慣做燻肉。燻的品種有多種禽畜和魚類。像湖南鄉村,家家戶戶除了做燻豬肉、燻牛肉,還要做燻魚。四川、江西製作臘腸時,還拌上辣椒粉。嗜辣者自然吃得開胃,但桂南海邊當地人,總是淺嘗輒止。

  多年前,每到寒風四起的臘月,我趁雙休日,跟一位兄弟跑欽州市的海邊村鎮,到集市上買「走地豬」——主要是黑豬的五花肉。走地豬是當地人對於戶外放養豬的稱謂,且多為黑豬。放養的黑豬,其味道大大優於平日市場上或超市裏的豬肉。買來的黑豬肉,主要用來做臘肉。原來居住的小區,較為陳舊,因此敢於在陽台上置上火盆,放入赤紅的木炭,木炭上疊放甘蔗皮、甘蔗頭,製造人間煙火。

  春節前幾天,七八天十來天連續煙燻,便做成地道的燻肉,燻肉裏含有兩三分蔗糖的甜味。後來搬到新小區,新房新陽台是不能再生火燻臘肉了。一怕新房被燻黑,樓上的也有意見;二怕一旦出現煙火,會有人報警招來消防車。做個燻肉引發那麼大動靜或麻煩,實在不應該。在老家或周邊的多個縣份,豬頭皮也叫豬臉。如都安、大化、巴馬等,有專門製作出售臘肉或燻肉(包括臘豬臉)的。多年前,去大化采風,一位著名作家大哥吃了臘豬臉,特別認賬,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吃豬臉的散文。臘豬臉吃起來又脆又香,看得讓人直嚥口水。

  別離家鄉二十七八年,不燒火煮飯竟然35年。幸好,如今早已進入網絡時代和快遞時代。想要吃燻肉,就通過老家那邊的店主微信,下單,付賬,一天貨到。到貨後,拆封,濃濃的煙火味撲面而來,一張被煙火燻得黃澄澄的豬頭皮,比自己的臉盤還要大。豬頭皮掛在陽台,讓海風吹。幾天後取下,破解成三指寬度的一片片,收藏到冰箱裏。想食用時,取出加工即可。

  不管收藏多久,那煙火味像記憶一樣始終仍在。那是老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